第1393页

时间过得很快,元旦刚过不久,学校就放寒假了。这一年寒假,左小右打算回东北老家一趟。严真却因为工作,不能随便离开京城,只能让左小右自己回去。

原本王芳想和左小右一起去东北老家看看,但王芳的父母并不放心,毕竟这个时期的东北那边不太安定,社会治安并不好,京城内还算安静,出了京城,半路上肯定要提心吊胆,保不齐什么时候就遇到一帮土匪路霸。破钱消灾还算好的,就怕财毁人亡。

这并不是夸张,八九十年代的社会真的不太平,不然也不会有九十年代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犯罪了。那个时期真的是用了重典,很多罪不至死的人也被判了死刑,吃了枪子。那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犯罪者的不幸。

在父母以及左小右的劝说之下,王芳只能拉着脸,恋恋不舍的把左小右送上了火车。

说起坐火车也是一件非常难熬的事,从京城到左小右老家最近的火车站,也要四十多个小时的车程,不但时间难熬,车厢里的味道更是难以忍受。这个时期的人确实不怎么爱干净,好几个月不洗澡的人比比皆是,尤其穿的布鞋很容易臭脚,得脚气的人很多,所以在车上妥协脱袜子抠脚的人很多,那味道……隔夜饭都能吐出来。

还好左小右是靠坐在车窗的位置,味道实在难闻就打开车窗透透气。虽说外面的空气和寒风凛冽,但总比被熏死的强。

当然这并不是全部,四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总是要睡觉的,一个人睡觉,如果没人看着,很容易被那些小偷惦记。哪怕二十一世纪都有不少的火车小偷,更不要说这个时代,几乎人人都是小偷。不用怀疑,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太穷了,上了火车,哪怕是正经人,看到车上坐着衣着光鲜的,就很容易忍不住下个手。

那时候没有移动支付,刷卡服务也几乎为零,国人出门肯定会带着足够的钞票,所以人人都防备着彼此,像左小右这种穿着西装,呢子大衣的年轻人,从上车开始就被不少人盯上了,结果这一道左小右都不敢闭眼,就这么在车上坚持了四十多个小时,直到下车。

下车之后,左小右又坐经常晚点发车的公交车到了县城,而后在县城买了点糖果之类的小玩意儿,雇了辆三蹦子回村。

好艰苦啊!

左小右无比怀念上辈子的生活,虽然过得苦了点,但生活出行等各方面十分方便,哪像现在,出个门就跟地下工作者似的,随时随地都要防备着未知的危险,联系还特别不方便。

好不容易到了村子里,当左小右出现的时候,全村的人都被惊动了。也难怪,左小右和严真自从走后,就从没回来过,此时左小右衣锦还乡,全村老百姓扶老携幼的全都出来看了个新鲜。

左小右一身黑色呢子大衣,里面是西装,脚上是皮鞋,头上还一顶绅士帽,打扮的跟总理似的,谁都觉得左小右这是发财了。

当年喜欢过左小右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个个羡慕、后悔不迭,心想如果当初一狠心跟着左小右跑了,她们现在肯定就是阔太太了,哪还会像现在似的,留在山村里过穷苦日子。

看着村里有些熟悉,也有些陌生的村民,左小右笑着把买的糖果、花生、瓜子等东西分发下去,又把从京城带过来的面包分给了当初和自己玩的还不错的小伙伴们,让这些小伙伴们倍感惊喜,倍有面子。

哼哼,这是什么知道吗?面包!没见过吧!洋人吃的玩意儿,咱现在也是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