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就是这样,国人对洋人有着无限的崇拜,总以为洋人天生就是上等人,天生就带着香气。只有后来接触的多了才会了解到,其实洋人也就是那么回事,甚至一身的毛,还有狐臭,智商也不高,根本没有咱们黄种人进化的完整。
但那要经过三十年才会被国人所了解,现在洋大人在我们心目中还是和神一样的。当年有一句话形象的表明了这一点——外来和尚会念经。
这一点其实和老外误以为国人都会功夫一样,我特么也是醉了。
三年没回来,严真家的祖宅却一直保留着。说起来严真祖上也是当地豪强,只是后来严真上两辈的男丁都奔赴了战场,后来抗战打完了,严真和父母回到山村,但没几年就相继病逝,留下严真一个人。严真又因为某些问题没有娶妻生子,直到收养了左小右。
严真的祖宅也有六七十年历史了,哪怕过去这么久,但在村子里依旧是最豪华的建筑,砖瓦建造,和村里大部分还是土墙建筑相差甚远。很多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追着左小右,除了左小右长得好看之外,也和左小右的生活条件有关系。别的不说,光是这栋砖瓦小院就足够养活十几口人。三年前严真带着左小右离开,还托村民帮着照看,作为报答,每个月都会给村民十块钱的辛苦费。
别以为十块钱少,在这个时期,一毛钱能买一根油条,两根冰棍,如果省着点用,足够一个人一个月的吃喝开销,而且每个月只需要打扫两次,这种好事全村人都想抢,最后严真还是关照了村子里生活最困难的两家寡妇,每人每月打扫一次,每人每月都能分到五块钱。
所以左小右回到村里,发现家里还挺干净的,似乎打扫了没多久。
严家祖宅是个类似于四合院的砖瓦建筑,占地超过一千平米,房屋面积四百多平米,院子的面积六百多平米,院子里有两口水井,前院一口,后院一口。严家最鼎盛的时候,严老太爷娶了四房,生了十几个儿女,要不是家里够大,钱够多,怕是根本养不起。
此时整个严家祖宅只有左小右一人,倒是显得有些冷清,但是将近傍晚的时候,却有两个中年寡妇带着两个小姑娘来了。
这两个中年寡妇就是严真照顾的那两人,至于两个小姑娘,则是她们各自的女儿。左小右以前也见过她们,但他离开山村的时候,两个小姑娘才十二三岁,此时过去了三年多,两个小姑娘已经长成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
一个帮着一条麻花辫,一个绑着两条麻花辫,长的都挺俊俏,只是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让身材显得很臃肿。脸好像刚洗过,看起来挺干净的,此时跟在各自母亲身后,有些怯生生的偷偷打量这他,眼睛很快亮了起来,见左小右朝她们看过来,顿时脸蛋一红,低下了头。
第五章 负重前行的一代
“婶儿,你们这是?”左小右用疑问的眼神看着她们。
两个寡妇相互推了推彼此,最后由那个高瘦的中年寡妇道:“少爷,你刚回来,家里冷冷清清的,没个人照顾可不行,我们家这俩丫头闲着也是闲着,就让她们过来伺候一下少爷。晚上也好有个暖炕头的。”
“……”左小右看着那两个脸蛋红红的淳朴少女,无奈一笑,道:“婶儿,这都改革开放了,可没有姥爷丫鬟那套了。好意我心领了,但两个妹妹还是让她们回去吧!”
“这……”两个寡妇面露难色,两个女孩也黯然的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