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相穷大军直扑巴都城下时,郑室国君郑股曾犹豫不决,不知是否该趁机攻伐巴室国。如果不打,便错过了这个百年难遇的机会;如果打的话,威芒所率领的重兵镇守国境一直未动、并没有撤回巴都城增援。
后来商议的结果,郑股决定在三种情况下可以发兵:其一是威芒大军从边关撤退;其二是相穷大军攻破了巴都城;其三是相穷回师寻少务决战。无论出现了哪种情况,都是郑室国进兵的机会。
但战况演变的结果,却令郑股惊出了一身冷汗!郑股也曾有所预料,相穷或许打不下巴都城,将不得不回师救援相都城、与少务决战。但他做梦都没有料到,相穷根本就没能回得去、死在了巴都城下,他所率领的大军也被截断了后路、全部投降了。
少务不仅消灭了相穷大军,而且几乎打下了整片相室国,只留了最后三座城廓。郑股这回知道怕了,想到去年和谈之时,曾答应赔偿给巴室国的财货物资并没有按期送去,赶紧派使者去了巴都,解释因大雨道路难行,所以运送物资的车队耽误了日程。
按两国原先的约定,郑室国的第一批赔偿物资应该在冬至之前送到巴室国边关。而冬至之时少务还在相城主持国祭,巴室国根本没有见到这些东西的影子。郑室国事先也没准备,此刻才想起来赶紧补办。
使者刚刚派出去,又有两个消息传来,终于令郑股大松了一口气。其一是赤望丘插手了,以宗门白煞的名义劝少务止兵、不要灭了相室国,少务已乖乖照办。其二据潜入巴室国的密探回报,到了春耕之时,举国为战的少务终于决定裁军了,将临时扩募的后备军阵裁撤了一半。
巴室国这么大的动作,当然瞒不了人,少务此举也是实实在在地将郑股给晃了一下。在郑股看来,与相室国之战消耗太大,巴室国国力短期内也难以为继,不得不暂时休养生息,至少短期内不会再掀起大规模的国战了。
而少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吞并了相室国的大部分国境,他的胃口再好,也要用相当长的时间、相当大气力去消化,至少在没有完全稳定局面之前,是不会轻易再起兵征伐了。而赤望丘的干涉,也使少务有所忌惮,干脆顺水推舟,就连相室国的最后三座城廓都不攻占。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郑股也没敢像少务那样轻易裁军,郑室国新扩募的军阵仍然驻防各地军营,于边境仍囤积重兵与威芒大军对峙,不给对方可乘之机。
郑股刚刚轻松了没几天,派往巴都的使者尚未回来、紧急准备的赔偿物资也未送去,却突然接到了边关的急报——巴室国大军已越过西界山,杀入郑室国境内!
……
郑股做梦也没想到,巴室国大军在少务返回都城后,几乎是马不停蹄又立刻掀起了另一场国战。但巴室国前线的北刀氏等人看来,少务攻破相都城之后,主要的战事就已经结束了,大军主力已休整了两个多月,完成了战略集结。
郑股更没有想到,巴室国的大军并没有从原先两国交界的国境线杀过来,而是从郑室国与相室国交界的西界山杀入。郑室国一直派重兵布防,但主要防线都建立在与巴室国交界的国境线上,而与相室国交界的西界山一代,并没有派驻重兵。
北刀氏率领大军越过西界山杀入郑室国,在这个时间与这个地点,就像是从天而降。虎娃也跟随大军来到了郑室国,少务只制定了总体战略,至于具体的进军路线,是前线的虎娃和北刀氏大将军商量决定的。
虎娃对西界山一带的地势非常了解,绵延千里的山脉,去年他曾从头到尾亲自走了个来回。从东往西时,后面有两位大成妖修追击,他一路逃遁无暇旁顾。但回来的时候,却是从容漫步而行,不仅欣赏由春至夏漫山风景,沿途地貌也皆印在心中。
虎娃原有得自武夫丘的五百年前巴原山川形势图,再对照实地考察的结果,选择了一处相对适合大军通行的谷口,这条进军线也是将来的补给线。这一带离孟盈丘西麓不远,从这里越过去,山脉的另一端便是虎娃当初遭遇那山猫大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