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北刀氏事先派林枭侦察了郑室国境内的军阵布防情况,以灵宝率领的原相室国收编军阵为前锋开道、以盘瓠率领的巴室国精锐军阵为中军主力,如潮水般涌过了西界山。

少务当然早就计划好了这次军事行动,之所以敢这么实施计划,也是因为占领区的后方形势,比郑股想象的要稳定得多。虎娃对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岭以及各城廓的抚民大人也功不可没,就连原相室国各大宗族都拿出财货帮少务抚民。

巴室国的大军主力,在攻占相室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折损,反而经受了实战的磨砺与锻炼,稍事休整后战斗力更胜从前。并配合巴室国的精锐主力。

在攻打城廓时,以新收编的原相室国军队打前阵,这些将士其家人宗族已在巴室国的占领区中,为了自己的命运也得奋勇作战。若不幸战死,家人可得抚恤;若能立军功,则更有封赏。其中若有人仍在内心深处忠于相穷,同样会卖力,因为他们此刻打的是郑股的军队。

相穷的临终遗言,如今已全军皆知,大家都清楚相穷临死前最恨的人是郑股。很多相室国将士直到此刻,心中仍然难以接受全军覆没的结果,在他们看来,是郑股出尔反尔、没有配合相穷的大军行动,才导致了相室国的大败。

这就像甲为了帮乙的忙出头,却被丙给揍趴下了,而乙却一直袖手旁观。如今甲这一腔怨愤难平之气,那便都发泄在乙的身上吧!

北刀氏越过西界山突然进兵,打了郑室国一个措手不及。在郑室国镇国大将军芮川紧急调兵迎战之前,北刀氏已接连攻占了两座城廓,于西界山南麓建立起了前沿阵地与辎重大营,然后依兵法而行,率大军稳步向前推进。

巴室国是突袭,却非偷袭,在举军的同时,就正式向郑室国宣战了。少务不仅将开战的决定告诉了郑室国派来的使者,也另派使者通知了郑室国。而采风大人早有安排,迅速将少务的宣战决定传遍国中各地,也传达了郑室国各城廓。

少务攻打郑室国名正言顺,就是讨伐郑股之不义。前年郑股派人行刺少务、潜入巴室国境内滥杀无辜。被少务查出来之后,郑室国的白果城城主又主动偷袭善川城军营,从而挑起了一场局部战争。

打下白果城之后,少务并没有扩大事态,主动与郑室国停战和谈,条件本来都已经谈好了,郑室国割让白果城并赔偿一批财货。可是按照两国之间的约定,郑股并没有将第一批赔偿物资按期送来。

如此背信弃义之举,巴室国举国民众已忍无可忍,所以少务才举大军攻伐。以这种名义进兵,谁也无话可说,就连郑室国的民众听闻,恐怕也会觉得是自家主君理亏。

少务不在前线大军中,但他早就定下了政令,攻占郑室国城廓后,处置方式与先前一样。并不纵兵劫掠,亦不强掳人丁,免当地民众一年之赋税。主动解除兵甲不战者,可各自归乡。迎战的郑室国将士,若在战场上阵亡,其亲眷家人可得城廓抚恤。若是在战场上被俘,则要继续服役三年,方可免除为奴之罚。

第072章、兵行诡道(下)

先前在相室国中,如此诸般事务已经处置得很熟练了,打到郑室国只需照例而行便是。北刀氏此番进军很顺利,却不像少务杀入相室国那般顺畅,每攻占一座城廓,多多少少都会遇不同程度的抵抗,因此采用了稳步推进的战术。

芮川大将军紧急调集军阵迎战仓促,等大军赶过去时,北刀氏已经攻占了两座城廓。巴室国大军士气正旺,芮川三战三败,在不断调集后备军阵增援的同时,防线也不断后撤,郑室国又接连丢失了三座城廓。

接连丢掉了西界山以南的五座城廓之后,郑室国才勉强稳住了阵脚。这时北刀氏率领的大军已经距郑都城不远了,并没有继续贪功冒进。这场仗与少务杀入相室国不同,虽然起初是出其不意,但芮川后撤得非常快,北刀氏新攻占的三座城廓几乎是他主动放弃的。芮川就是要收缩力量到更有利的地形防守、并寻找反击的机会,从兵法上看没有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