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页

人学坏是很容易的,想要学好却不容易。如今摆在商王国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将这些百姓的思想扭转过来!

要知道,那是至少六七亿人口啊。百姓的教化,永远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尤其是眼下瀛洲各地发起了兼并战争。

如果不能将百姓的心拧到一起,商王国或许有内乱、解体的危险。

最后一个问题,当然就是妖族。如今的妖族似乎学聪明了,竟然不再主动攻击,而是在旁边煽风点火。

甚至,妖族竟然学习商王国,向人族各国出售药材、灵材等等;当然,他们需要人族的丹药、法宝、甚至是功法、一些技术等等。

妖族并不笨,有了商王国这个榜样,当然也在学习当中。而商王国北方就是妖族,这可以说是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会给商王国带来致命的打击。

关于这三个关键问题,大家讨论许久还是没有一个定论。

和唐国的国土划分问题,李贤倒是想要让步一些,但官员们全都反对。这时候的商王国不能让步,否则会对国家发展有影响。

没错,从血缘上看,李贤和李玉龙有父子亲情;但是从政治角度上看,商王国和唐国其实是两个并没有太大关系的国家。甚至,唐国已经欠了商王国太多太多的债务。

如此讨论就是三天时间。

终于第三天时候,商王国唯一的散仙萧轩出面了,“贤王,我有一个策略,本来不想说;但看到大家讨论如此激烈,开诚布公,却也忍不住了。”

李贤点点头,没有说话。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这一段时间疯狂的讨论,李贤也有些疲惫。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却没有一个具有建设性的、堪称完美的建议。

萧轩显然做了很多功课,看李贤同意了,立即拿出一个本子来,开始说道:“商王国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我认为不是上面的问题,而是国家名义的问题。人有名字,国家也有名字。过去,商王国弱小,我们需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所以,才有了‘王国’之名。但眼下,我们却不能继续沿用‘王国’的名号。我们地阔两万里,我们有十亿百姓,我们打退了妖族,我们探索天外太难、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所有的一切,都已经不是一个‘王国’所能承担的。所以,国家改革势在必行;而国家改革,当从名字开始。有名才有义。改国名,而后再选择一种显学来教化百姓,让国家不断强大。相比于这个,其余的问题全都是小问题。”

周围听了,一时间议论纷纷;旁边,李元明却轻声问道:“不知道前辈是否有一个可行的方案?”

萧轩看了看李贤,将本子翻过一页,“还真有一个方案,但不一定适合商王国,且做抛砖引玉之用吧。

众所周知,我来自儒家,从小就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教化,今天就以儒家思想来做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