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瑄帝说这话时朝堂上的众官员便放轻了呼吸,也不敢抬头去看皇帝的脸色,皇帝的口吻很平静,秋围围场出现刺客已经是大事,何况遇刺的还是公主。皇帝这平静的口吻才显得更为恐怖。
宣官已经双手捧着整理好的卷宗,待铭瑄帝话音落之后便当着文武百官开始宣读。
整个大殿都回荡着宣官字正腔圆的声音,以及大臣们跪地的声响。
宣官听下之后,铭瑄帝坐于高台垂目看向下面跪着的二皇子。
无悲无喜没有任何情绪。
“老二,你可认罪。”
二皇子抬头,看铭瑄帝,又转头看向大殿另一方站在首位的太子。
透着绝望的眼眸也透着不甘,他常年以爱好文雅示人,这会同样说话还是温和的口吻。缓慢,一字一顿,“儿臣,不认。”
视线从太子身上收回,看向铭瑄帝,想要一个答案,“儿臣自问学识、谋略、心智、无一不如穆祉。儿臣,不认。”
铭瑄帝闭眼,并不欲给他回答。
二皇子双膝跪地,却挺直了身子,直直盯着铭瑄帝,“为何穆祉出生便能立为太子,就因为他是嫡是长。而儿臣,只因为不是嫡长,便永远只能是二皇子,只能是亲王。儿臣不服,儿臣不认!”
铭瑄帝依旧闭眼,声音沙哑,“所以,这便是你联络周国,想要至自己血亲妹妹于死地的理由?”
二皇子依旧盯着铭瑄帝,也盯着那高高立于大殿正中雕刻着飞龙环绕的龙椅。
“世人既已负我,还要我待如何。”
铭瑄帝摆摆手,示意侍卫把他压下去。
二皇子没有挣扎,朝堂之上,皇宫之中,神策军是皇帝手中无比锋利的刃,无人能挡,没有他挣扎的余地。只是依旧看着铭瑄帝,他不甘,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