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温柔轻绵,软糯婉转,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本就是诗人中秋望月思亲之作,柳寻笙当时也很想念秦狰,他想起以前和一只江南来的喜鹊学过吴语,便用吴侬软语唱出了中秋思亲那含蓄缠绵的怀念之意。
他这一唱,被“听”app往首页中秋特辑一推,点进去的人们再一听,柳寻笙就这么猝不及防的火了。
起初听他唱歌的人们只当柳寻笙是个生活在江淮一带,会说吴语官话的小歌手,结果点进他的音乐社区看了看他以前唱的歌,却发现……这个叫做“寻笙”的小歌手,似乎是个大佬?
只要是和戏曲有关的,柳寻笙几乎都唱,什么昆曲、秦腔、越剧、豫剧、黄梅戏……他都能唱,唱的还都是专业水平的,就算叫专业人士来听他这些戏曲,也是挑不出什么毛病。
这就很过分了。
要知道精通一门唱法就已经很优秀了,昆曲和秦腔一个温婉一个豪迈,“寻笙”却都能唱好,这该是怎样一个天才?怎么以前从来没听说过他的存在?
但其实柳寻笙只是因为活得久。
他都活了上千年了,这千年的无数个日夜他都在练习唱歌,都说勤能补拙,千年时间再如何拙都是能补起来的了。加之柳寻笙本是花妖化形,嗓子和所能唱到的音域本就不同于常人,毫不客气的说,这世上只有他没学过的歌,没有他唱不了的歌。
在柳寻笙眼里,他觉得自己复习时唱的曲很普普通通,可在别人看来,那就是柳寻笙在炫技。
因此短短一晚上,就通过这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柳寻笙粉丝暴涨,很快就从1000翻了十倍直接破万。
“听”app上的粉丝数目变化是肉眼可见的,与粉丝一起伴随而来的灵气虽说寻常人肉眼看不见,却是实打实存在的,它们如浪潮般狂涌入柳寻笙的识海,越积越多,最终再一次催动柳寻笙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