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页

“好家伙!这听的观众可是不少啊。”孟鹤糖也是一脸疑惑的看向张鹤伦和王九珑道。

张鹤仑也是十分纳闷道:“不对吧……我们刚才表演的时候真没人啊,就师父和小岳岳俩人。”

“难不成……常乐他们去的是另外一个有人的小剧场???”王九珑也是疑惑道。

栾怼怼手里边摩挲着扇子无奈道:“说不好还真是,反正沈常乐这场绝对是有观众的,好家伙这都彻底炸锅了,隔着这么老远声音都听的清清楚楚的。”

“常乐哥的相声是真好……”老秦目光远眺,嘴里喃喃自语的说道。

《卖布头》的这段相声作为传统相声中的经典从古至今很多的相声大师都演绎过,建国后的比如侯宝霖大师、再往下的马记大师、少马爷等等。

走的路子大多都是《卖布头》所说的“九腔十八调”的悠扬与里边蕴含的老京都历史沉淀感。

吆喝的节奏不紧不慢,激烈之处不使蛮劲,低回沉郁之处也别有一番风味,和旁边捧哏一来一回慢慢唱,讲究的是一个细一个味。

不过这其中当然也和几位大师演出作品的时候年龄有关,年龄偏大气力难免会跟不上,主要还是挖掘里边的节奏点和小包袱。

而与之相对的一个版本,就是郭桃儿零几年时候的《卖布头》版本,突出的就是一个词——卖力气!!!

郭版当中入了正活后,基本就是郭老师的个人演唱会了,别管是以前捧哏的张先生还是那会的少帮主李菁基本上都成了电线杆子。

一开口那郭老师无与伦比的唱功吆喝出来,就是要把街边老掌柜的吆喝,整出了金刀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感觉。

不过当然这种情况下确实也有点脱离现实,毕竟要真是大街上卖布头的,可不像是说相声就唱这么一遍。

要是每个卖布头的掌柜都跟郭桃儿这么卖力气,那也不用做生意了,唱个三遍就该送的医院里边挂氧气瓶抢救了。

但还是那句话,这可能就是更年轻的表达方式,或者也可以说技术不够,力气来凑,但确实是一定程度上给了观众听觉上的享受,听着就是那么的痛快,就是那么的解气,想掏钱。

当然这样的也会有一些观众会认为有一点太闹得慌,这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