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争,而不争,那是为忠。
可取,而不争,那是为义。
有仁,有忠、有义的萧家,不该让皇帝所感恩吗?
然而,政治博弈哪有那么简单?又哪有外表那么可歌可泣?
宋熹即位之后,能容得了萧家独大,在权政方面处处掣肘于他吗?
古今中外,无一帝王可以做到。
从那个时候开始,宋熹与萧家的博弈才正式开始。
也就是说,宋熹取代了谢家,成了萧家的对手。
对此,萧家原本也做足了准备。
可原本布局好的一盘棋,却因宋骜在阴山的失踪发生了逆转。
本来可凭借对珒一战,以灭珒之功,为南荣立下赫赫军功的小王爷,突然不见,生死不知——
如此,萧家失去了一个主要的筹码。
于宋熹而言,也再无顾及。
从此,他开始大刀阔斧地对萧家动手。
没有了皇子,萧家再怎么折腾,有什么用?
君主统治的时代,他们总不能自己做皇帝吧?
这种可能性,简直微乎其微。
宋熹利用这一点,做了一个周密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