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殿下今日,可有收获?”

李昀微微颔首:“是。”

“那便好。杨御史铁面无私,看不上摄政王的跋扈专权,却一定会为了殿下而赴汤蹈火。”王安和捻须而笑。

李昀指尖微微颤了一下,脸色白了两分:“此一行,我并非收拢人心。我只做该做的事罢了。”

王安和敏锐地捕捉到了李昀身上的冷意,却不说破,只取了一只精美的鎏金手炉,递给了他:“殿下不该去望台,亦不该登上粮船,也不该冒死护粮。殿下从小身体就弱,此番更是伤了元气,以后恐怕疾病缠身,恐非福寿一途。”

李昀缓缓接过手炉,可掌心的冰凉怎么也捂不热。

“北疆无粮,边境难安,太傅是让我袖手旁观,坐等战败?”

王安和笑着摇摇头。

“我说过,万事有摄政王为先,他不会坐视赤凤营兵败,无论如何也会保住军粮,殿下实在不必以身犯险。”

“...兄长何辜。”李昀声音发颤。

“殿下懂得驭人之道,却被心软和善意蒙住了眼睛。”王安和用指尖沾了茶水,在木桌上写写画画,声音和缓,仿佛幼时在天一阁教导功课,“无论是坐山观虎斗,亦或是引东风压西风,这谋算一途,最重要的,便是要让自己全身而退。”

李昀慢慢放下了手中的茶盏,并未言语。

“清林三足鼎立,权势钱粮不可估计,若是动手,必然成为众矢之的。下官不想让殿下插手,是因为下官以为,破局者,必死。”王安和淡然道,“而下官,只是择优者而选之。摄政王绝不可能善终,与其这样,不如物尽其用。”

“物...尽其用。”

李昀睫毛剧烈地颤抖着,可他慢慢闭上了眼,将几乎要忍不住的愤怒与痛意都藏了回去。

“如此,还要多谢太傅疼我。”

王安和凝视着李昀苍白的脸色,最后给了他一击重锤。

“殿下,下官僭越。可,有些事,不该想,不该做。”生怕自己说得不清楚,王安和身体前倾,温和的话语带上了严厉,“殿下不该放任自己沉溺于世俗礼法皆不容的感情中,而忘了殿下肩上的责任。无论何时,殿下都该珍重自身,绝不可因为一时冲动而身陷险境。”

李昀手指抠着掌心,单薄的身体簌簌发颤。

太傅,别说了。

别说了。

王安和从小看着李昀长大,如何看不懂李昀死死压着痛苦的表情。

他缓缓坐了回去,靠着马车,身上无形的压迫也随之烟消云散。

“下官今日话重了,还望殿下恕罪。”

李昀抿着唇,微微抬了眼,清隽的眉眼染上了秋日的萧索,眼瞳里藏着无尽的愁绪与痛苦。

“太傅,就算太子皇兄不在了,可当今陛下若得太傅全心辅佐,亦可为大庆带来全新气象。为何...太傅非要逼我?”

李昀不明白。

明明,从前储君是太子皇兄,如今大庆天子是小五,无论何时,他都是那个最不合时宜的人,为何,非要是他?

王安和眸光微微缓和了下来。

“殿下是最适合的。”

李昀闭上了眼。

他的脸色憔悴,而眉目如墨,此时苍白精致得如同一幅工笔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