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却见赵淡淡看着他,嘴唇微微动了动,却没出声。

方临渊取出了那个物件,却见是个铜制的铃铛。铃铛柄上雕着迎春花,藤蔓花朵缠绕而下,看上去灵巧极了。

微微一晃,便有悠扬清脆的铃声,细细地传入耳中。

好像是刚才他在集市上看见的,准备买给流火的铃铛?

方才境况紧急,他险些都忘了。

方临渊眼前闪过两分惊喜:“原是送我的,你怎么知道我看上了这个?”

却见赵目光微顿,继而转开了眼睛。

“是信物。”赵却道。

“……啊?”

方临渊一愣,就见神色淡漠的赵转过身去,径自离开了。

“一枚铜铃可抵二十个东厂番役。”临走之时,赵淡淡说道。

还真是信物啊……

但他刚才确在市集上瞧见了啊?莫不是赵连信物都是现买的,也太草率了吧?

方临渊翻来覆去,也没从那铃铛上看出什么信物的记号。

他疑惑地抬头,看向赵的背影。

只是赵转过了身去,方临渊并无法看见他稍显紧张的眼神。

而他如云的鬓发也恰作了遮挡,让方临渊没看见,一些仓促找借口、遮掩自己莫名行为的人,即便再是个修炼千年的老狐狸,也会悄无声息地红了耳根。

作者有话说:

方临渊:赵能成大事,这话我都说腻了。

赵:……

第29章 (捉虫)

次日一早, 册封使便到了定安侯府宣旨,册封方临渊为十六卫将军的旨意也随之昭告天下。

宋照锦特留册封使在前厅用了盏茶,待将其送走之后, 她双手捧着圣旨, 面上的神情喜忧参半。

“圣上愿将你留在京城是好事。”她说道。“只是昨天花市上竟这样凶险?也是怪我, 不该教你们去凑这个热闹。”

方临渊忙道:“长嫂这是什么话?昨天夜里的情况谁都没想到,更何况公主与我也没有受伤, 算是有惊无险。”

“昨夜真是胡人在城里伤人吗?”宋照锦又道。“他们不是才与朝廷签过契约书?若真如此的话,边境怕也不会安宁啊。”

说到这个,方临渊沉默片刻, 笑着答道:“长嫂放心, 说不定只是几个在京中做事的胡商闹出来的。突厥人要是真不想和谈, 也不至于千里迢迢来趟上京。”

他话说得轻松, 面上的表情却不似他语气那样轻快。

昨天夜里的血案早在上京城传开了,如今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说胡人此举怕是在挑衅, 要大举进犯大宣。坊市上的商户与摊贩也人人自危,今早雁亭还来说,荣昌街大半店铺今日都没敢开门。

本该是最繁华安定的京城出了这样的事, 也难免百姓们害怕。

但他长嫂向来多思,又总爱哭, 身体还不好,没必要教她凭白操心这些。

“可皇上毕竟都将你留下来了……”宋照锦面上忧色稍褪, 却还是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