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他有些印象。去岁他回京时,正赶上年节下,各地税收呈报入宫的时候。

当时鸿佑帝特嘉奖了蓟北七郡的郡守与官吏,似是因着各地税收都不景气,唯独蓟北七郡缴上的税收最丰厚。

当时方临渊只过耳听过,却不料这漂亮的政绩之下,竟是这样一番景象。

这样的荒年,交上朝廷的租税一笔笔整齐又丰厚,宛如风调雨顺之时上苍所馈赠的一般。

“咱们建阳郡的税收与地租,缴纳的向来是最齐整的呀!”主簿还在旁侧,绘声绘色地说道。

“那么,去岁的收成单子又在哪里?”方临渊问道。

“回将军,去岁建阳郡总共产出了两万九千余石粮食,共缴纳的捐税有两千九百余石,将军可以算算。”主簿说道。

方临渊笑了一声,合上了账册。

“建阳郡总共两千余户农户及佃户,均亩产一石五十斤,户均十五亩田。去岁地里恰好减产不到两成,没有达到减税的标准。条条清晰明了,还有什么可算的?”

说着,他似笑非笑地看向主簿:“你们这笔账,算得可真清楚。”

众目睽睽之下,座下的郡守与县令们当即慌张起来。

“将军,空口白牙的,您可不能胡说……”

“不空口白牙。”方临渊说道。

“我要的不是这个,你们每个每个村子、庄子,里长手中不是都有一个官衙盖章的粮产簿子吗?每户产粮多少,上头都写明了、按了手印的那个,拿来给我。”

座下的官员们当即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位方将军怎么知道的这样仔细?莫说行伍之人,便是家中不种田的百姓,都不知道村子里会有这样约定俗成的规矩!

这方临渊究竟是哪来的人!

片刻,有人结结巴巴地开口道:“这……这些簿子都在村民手上,我们手里也没有啊……”

就在这时,百姓当中传来了一道颤巍巍的声音。

“草民带了将军要看的簿子!”

方临渊抬头看去,便见是个穿着破布褂子的老人,须发皆白,满面沟壑,手中拄着一根木拐。他一条腿上有伤,从小腿到脚上血淋淋的,将破草鞋都染成了黑红色。

他哆嗦着、一瘸一拐地走上前来,一手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棉线与草纸穿成的册子,递到了方临渊面前。

他身上伤口不止一处,但怀里的册子却护得完完全全,带着汗水与体温。

“下坪村去年的账册,草民特带了来,将军。”

方临渊双手接过那账册。

那老人却没有松手。

方临渊抬头看去,便见他浑浊的眼睛里含着泪,嘴唇哆嗦半天,对他说道。

“将军,下坪村一个冬天……饿死十来个人了。”

方临渊看了他片刻,郑重地点了点头。

“您放心。”他没有多说。

接着,他抬手解下自己腰间的荷包,扬手丢给了站在不远处的副将。

“去买止血的伤药。”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