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又道:“……他明知道好官该是什么样。”
“他只是知道皇帝喜欢什么样的人罢了。”赵说道。
方临渊又不吭声了。
片刻,他听见赵问道:“你怎么不怀疑是我在污蔑他?”
方临渊微微一愣,看向赵。
他确实从没这样想过。
“你对我污蔑他,有什么好处?”他问赵。
好处多了。借刀杀人,铲除异己,心思干净纯粹的人,向来是最好用的刀。
但是,看向那双干净过头的眼睛,赵口中这些卑污的算计,却又说不出口了。
……算了。
他嘴唇微动,片刻,抬手在方临渊额头上轻轻敲了一下。
“当心教野狼叼走吃了。”
他看着方临渊,轻飘飘地说。
方临渊猝不及防地挨了他一下。
好好说着话,怎么还动手敲人呐!
他猛地回过神,教赵气得险些原地跳起来:“别看不起人了,我三拳就能打死一头狼!”
就在这时,他额角又冷冰冰地落了一记。
这回,赵没有动手。
他们二人同时抬起了头。
便见漆黑的夜色里,一滴接着一滴,淅淅沥沥地,竟渐渐下起雨来。
雨水没入土壤,击起细碎的尘埃。旱了半月的蓟北土地,终于迎来了它入夏之后的第一场雨。
这雨先是稀稀落落的几滴之后,便很快下得大了起来。
方临渊知道赵受不得凉,淋不了雨,需得快些找个遮蔽的地方。
但是若要住店,便需进城,赵连身份都是假的,自然没有入城的文牒可供他使用。
方临渊将他带在身边一道进城也不是不行,但住店亦要文牒凭证,若跟着他去衙门里住,那些兵马又都是京城来的,难保不会认出赵的身份。
于是,他们二人牵起流火,当即赶到了最近的村落。
方临渊远远地就看见,村口有一户人家,离村子有半里路远。他们前去借住避雨,待到雨停之后就离开,不会留下什么踪迹。
只是,即便很近,等他们赶到那家门前时,二人身上也快要淋透了。
柴门打开,便见里头站着个瘦削的老妪。
“婆婆,我们二人途经此处,没想到突然遇见大雨。不知您家中可方便,叫我们二人避一避……”
眼见着他们淋得很湿,不等方临渊说要给银钱,那老妪便连忙将他们让了进去:“快些进来吧!这么夜的天,可莫要淋坏了。”
她操着一口蓟州话,离京城不远,倒是不难听懂。见他牵着马,那老妪又忙将牲口棚的方向指给他,让他将流火先拴在那里。
破旧的小院里拢共只有两座房屋,都不大,墙壁是用稻草和着泥巴堆起来的。整座小院静静悄悄,方临渊看了一圈,便见除了这老妪之外,只有正屋门口处探头探脑的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