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65章

“桑~~桑~~”

简璐:"."

算了!就先这样吧!

桑桑,不,是双双在爸爸回家后,还要给爸爸表演走路。

哒、哒、哒,小丫头稳稳当当走完一段路,被自豪的爸爸抱起来举到空中,"双双走得稳啊!不错,不愧是我闺女

,这叫什么,虎父无犬女。"

简璐是不知道,走个床头到床尾的路怎么上升到这个高度了。双双这一走,便从72年的年尾走到了73年年初。

家属院里众人准备着年货、做美食、贴春联、打扫屋子,一切一如往常,又有些不同。一月中旬,大年三十还没到,家属院里又有了喜事,隔壁魏政委家媳妇儿周艳发动了。

一大早,魏政委把媳妇儿送去医院,额头上都渗出汗。

魏政委老家隔得远,家里人多走不开,周艳母亲过来家属院里照顾着闺女,这会儿也是她陪着女婿等闺女生孩子。

程铮和梁海生徐朗过去看过一回,平日里嘻嘻哈哈惯了的老魏可紧张得不行,少有那么严肃的时候。

从医院回来,程铮抱着闺女逗趣,媳妇儿正在厨房忙活。

"回来啦?周艳嫂子怎么样了?生了没?"简璐和婆婆都很关心,双双回头看着程铮。“还没生,估摸还得等会儿,毕竟是两个,不容易。”程铮从老魏身上看到了自己。

“那确实,双胞胎不好生的。”王大娘见多识广,以前村里就有生双胎的,差点没去了半条命,足足折腾了一天一夜。

“当妈是不容易啊。”之前产检,周艳查出是双胞胎,可把魏政委乐坏了,不过简璐想着自己这一个带这一个都费劲,那一下子来两个也太可怕了。

傍晚,大家还没睡,正呼啦啦摇着蒲扇在院子里说说话。

黑暗中,热闹的院子外闪过一道黑影,王大娘认出是魏政委丈母娘,两人年龄相仿,平时还经常闲聊。

这个点儿,人匆匆忙忙回来,肯定是有情况了,"秀菊,你闺女生啦?"

连秀菊停下脚步,"生了,生了!一儿子一闺女!我回来拿东西的!"

唾!还是龙凤胎!

院里人都震惊了,纷纷起身,想去医生看看,几个孩子听说了更是激动,毕竟龙凤胎是少数,只听过少有见过。

“妈!我们去看看吧。”墩子好奇啊。

“去什么去?你去了也是添乱,等你周阿姨回来再说。”说是这么说,几个嫂子还是组织着上医院去看了看。

接下来半个月,家属院里时常响起魏政委的笑声,这人结

婚晚一步,生孩子晚一步,可最后关头却反超众人,直接一次中俩,还来了对龙凤胎,不可谓不春风得意。

程铮从部队回来,进屋后赶忙把院门关上,还叮嘱母亲和媳妇儿,“要是老魏上门找我,一律说我不在啊。"

王大娘和简璐没闹明白,怎么还躲着人魏政委了?

“中午在食堂吃饭,逮着我叨叨半个钟,刚刚从部队回来走一路,又逮着我不消停,我实在是受不了了!都是当爸的人了,怎么能这么不稳重!"

“老程,在家不?”魏政委在程铮见院子外,嚷嚷,“上我们家看娃去啊,两个呢,龙凤双胎哈哈哈哈哈哈。"

程铮冲媳妇儿比划,自个儿先进屋躲去了。

"魏政委。"简璐见程铮的身影消失了才开门。

人逢喜事精神爽,魏政委满面春光,看着就精神,"简璐同志啊,老程在家吧?我找他有事儿。"

"啊…他不在家。"简璐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啊?不是刚回家吗?怎么就出去啦?”

“是啊。”

“去哪儿啦?”

"额,可能是梁政委家也可能是徐参谋长家。"简璐随口一扯。

"行,我正好也要找老梁和老徐,那我先走了!"

直到过年前,魏政委成了程铮梁海生徐朗三兄弟眼里的鬼见愁,魏政委精神抖擞,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似乎已经够了,一边伺候媳妇儿坐月子,那是好吃好喝伺候着让补身体,一边天天看着孩子傻乐。

最可怕的是,这人一天到晚没事儿就要拉着人去看自己孩子,天天大谈自己的育儿经,真是把三个早就当爸的男人折腾得害怕了。

好在大年三十来了,魏政委终于消停下来,安心过年。

年夜饭,简璐给闺女单独准备了丰盛的美食,一个猪肉菠菜丸子,一个虾肉鱼丸,圆咕隆咚的丸子白里透着红和绿,是双双的最爰。

比吃各种蔬菜碎肉粥还喜欢!

两只小手捧着丸子,双双乖乖地自己吃饭,原来简璐想给她把丸子捣碎了,可双

双不答应,她就喜欢自己抱着丸子啃。

双双吃饭不用管,大人们只时不时看她一眼,一顿年夜饭吃了一个多小时。

大年初一,大伙儿互相串门,这几天,谁口袋里都能有一把瓜子花生和糖果。小孩儿嘴甜,基本都能讨到一两颗。

今年,崔玉荷给男人徐朗和儿子远远恒做了一件新衣裳,她和恒恒的新衣裳是去年做的,大家分开来做,布票压力也没那么大。

徐朗的一件蓝色衬衫下水洗过,晾干,从晾衣铁丝上收下来的时候已经发皱了。

一件衣裳还没穿呢就皱巴巴哪里好看。崔玉荷让恒恒把搪瓷盅拿来,自个儿提起暖水瓶往里倒水,盖上盖子,握着搪瓷盅把手准备熨烫衣裳。

蓝色衬衫被舒展铺在桌面,装着热水的搪瓷盅底部散发着浓烈的热气,手是轻易不敢碰的,容易被烫着。

搪瓷盅底部在衬衫上移过来移过去,将原本褶皱的地方渐渐被“烫”平。

一番操作,新衣裳变得漂亮了!

“妈,你给我烫烫衣裳,我这衣裳也皱。”恒恒穿的是去年做的新衣裳,他很喜欢,一年时间穿了许多回,加上小孩儿爱跑跑跳跳,衣裳自然更加皱皱巴巴。

"脱下来,我给你烫烫。”崔玉荷看着儿子脱下衣裳,不准备另外穿一件时,给他个眼神,“穿件别的去,一准儿冻感冒啊,就穿大前年做的那件灰色羊毛衫。"

"知道了!"

烫厚爱衣裳,一家人穿得漂漂亮亮出门,在家属院和邻居们说话,大家一开始还互相打趣,没多久便自动分作堆,几个男人在一堆,女人一堆,小孩儿一堆。

压岁钱在大人们手里过了又走,反正是留不住,最后还得回家去算一算到底是发得多还是收回来的多。

这时候孩子多就显出优势了,崔玉荷家两个,笑着打趣让其他人抓紧再生个,能多收压岁钱回来。

成荷花也笑,她产后丰腴不少,看着很是有福气,“那娃吃得也多,吃饭要钱,做衣裳也要钱,压岁钱也可不够啊。"

/>

说起衣裳发皱,哪家当家媳妇儿没遇到过,那是苦水一箩筐,今天大年初一穿新衣,没有新衣的,旧衣也是熨烫过才出门的,穿上身看着人都精神了。

简璐也跟着吐槽几句,她仔细回忆一番,这时候的棉布料子确实容易发皱,只能拿装着热水搪瓷盅慢慢烫,要是…

“璐璐。”李继红也过来串门,虽然简璐没在供销社工作了,可大家关系还是不错,尤其是简璐还给自家分过摘来的野菜,她悄摸走过去,凑在简璐耳边低声道,"下个月供销社要来一批好布,你要不要?"

好布?

"继红嫂子,什么好布啊?洋布?"

“那可不是!"李继红说得神神秘秘,"你估摸是没听过,叫的确布,大城市才有的,我们供销

社第一回供应上,我听主任说啊,那的确布做的衣裳不一样,穿在身上不会皱的!"

这衣裳不会皱简直精准戳中这个时代人们的痛点,那可是大优点。简璐想起来了,后头十来年是会流行的确良,"要!怎么买啊?"

"你下个月五号来,这批的确布来得不多,到时候肯定很难抢,主任说我们内部能一个人买五尺,就是价格贵点,比洋布还贵,两毛五一尺,不过也有好处,两尺布票就能买五尺的确布,我给你报个名啊。"

"继红嫂子!谢谢你啊。"价格贵点儿没问题,还能省三尺布票也太好了。虽说只有五尺,可也能做一件上衣了,开春了穿着正好,"那我到时候过来。"

简璐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到了下个月五号,带着五毛钱和两尺布票从供销社抱回了五尺的确布。

王大娘第一回见着这布,上手摸一摸,当真是感觉不一样,听儿媳妇儿说着不会皱,又拉扯几下,见这布竟然真没有变皱,只觉神奇。

这珍贵的的确布最后被王大娘和程铮一致决定给简璐做件春装。

王大娘动手,简璐动嘴,一件白色的确布娃娃领衬衣便做好了,简单中又带着些巧思。

娃娃领边缘缝了一圈红色菱形花边,连成一条线,纽扣用的去供销社买的鎏金圆扣,给简单的白衬衣增色不少。

"好看好看!

"王大娘看儿媳妇儿穿着这完全不会皱的衣裳,觉得整个人瞧着又漂亮不少。

程铮也觉得好,瞬间看媳妇儿原先的衣裳不顺眼了,"供销社还能买着这布不?你和妈都做一套。"

简璐摇头,"继红嫂子说等下次来货再通知,这布可不好卖,排队抢得不得了。"

要不是简璐曾经在供销社工作过,主任和同事让她走内部渠道,以她的身板保准是抢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