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瑶山笑了,便说:“哪有不信。”
在开春之前,徐慎如又病了一次。
他从小到大本来健康,但早年被捕后匆忙脱身、又没有正经调养,便留了病根。这次南迁的事折腾了许久,他一安顿下来,到冬天便有些支撑不住。先是受刑的旧伤绵绵作痛,迁延了快一个月,从前染过的肺病又复发起来,不得不住院休息。
病中无聊,他整天昏睡度日,醒的时候胡思乱想,便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说甚么“有一等雅人总发大愿,要秋天的薄暮吐半口血,倩两个侍儿扶着,到阶下看海棠”云云。
这文章的作者写起东西尤为刻薄,经常徘徊在入狱的边缘,徐慎如的诸位僚友连他自己在内,罕有未被指桑骂槐过的。但他又无法不服膺于这刻薄本身,居然还在暗中读了这个人不少的小说,只是从没有向人谈起过。
在嘉陵阴湿的冬季里,徐慎如想起这“雅人与大愿”的话,便百无聊赖地心想,秋天的薄暮他是见过了,半口血也吐过了,侍儿若想寻总是有的,只是阶下稍欠海棠,可惜做不成雅人,也做不成什么“多病才子”了,不禁暗自失笑。
但回过头来想一想,即便种上秋海棠,他也并不特别有看花的兴致。毕竟他原本活泼而敏捷,现在却变得像一张锋利割手、但找准方向就能轻易撕碎的纸片,心中的怨恨难以消解,终难从中品得什么“病人的雅趣”。
而怨恨也是无处着落的。他应当怨恨什么,怨恨谁呢?命运本来就是吝啬的,它以前给予你的东西又想收回,也不过是一挥手的事,是理所应当的。他这样想了,便只能把怨恨和厌恶都投注于自身,聊作退而求其次的消遣。
徐慎如甚至偶尔有一点感触:他是在用这怨恨和悲哀自我喂养,靠这种养分来度过一些被冷汗沾湿的漫漫长夜。
这种心思当然是不可告人的。他这一阵也不大乐意见人,轻易不肯让人来探望。王采荆倒是来过,按他指的名带了几本书给他看,跟他讲最近外边的事。
最后,王采荆叹了一口气,很乏味地安抚徐慎如说:“忍忍吧,徐四呀……谁不是凑合着活的呢。”
徐慎如道:“凑合得久了,就容易不那么想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