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说透,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让自己不去想。
如果直说,他们打算‘引导’许盈的人生,直接或间接地让他走上某条路。这其实是很难承认的,带来的心理压力也截然不同。即使就算没有他们在,许盈走上改变世界的路也在情理之中。
这既是因为他们对许盈的定位在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上,让他们很多时候不敢轻举妄动。也是因为,看着许盈长大,内心之中有一道槛始终过不去——只有亲生父母才能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引导(古人不会觉得这有问题),其他人是没有这个立场的!
更何况,裴庆和羊琮很清楚他们为许盈选的路并不是什么好路。
如果能够成功,对天下许多人来说确实是好事,但这绝不会让许盈本人获得幸福!
如果是某个对权力十分热衷的人,大概会很高兴,即使没有幸福也不要紧。但是许盈偏偏不能算对权力十分热衷!真的能走上这条路,在裴庆和羊琮的计划中,也需要借助许盈那超出普通人太多的责任感与良善。
在这件事上,裴庆和羊琮考虑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觉得许盈就是他们遇到的那个最优解但唯独,许盈是这场盛大祭祀的‘牺牲’。
决定了这件事之后,裴庆从羊琮府上回许宅,心里像是轻松了一些,又像是更沉重了。做出决定之后只要继续去做就好了,但只是继续去做这件事本身就够裴庆受的了——他和羊琮觉得许盈在某些地方有着异于常人的责任与道德标准,他们又何尝不是呢?
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为天下忧心至此,非要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了。
裴庆第二日就打算去找许盈说这件事,而他去说时,许盈正在给蔡弘毅、卫琥、乐叔乔三个学生‘授课’。说是授课,其实就是四人围坐在一起,由许盈抛出一个议题做评论,然后四人一起讨论而已。
许盈虽然是师范学校的高材生,但他早早就因为生病的关系休学了。再者说了,早先学的东西也更多是历史系本专业的内容,就算他有心将来进学校当老师,也还没来得及了解多少相关东西所以这个时候教学生也实在没有太多经验。
他无奈之下选择这种‘头脑风暴’的形式引导思考、讨论,后来因为效果不错,这才保留了下来。
“有一难题,假若官道路口有几个小儿玩耍,其中一小儿因有父母叮咛,只说道上常有马车来往,不许在此逗留,以免冲撞,于是去到一旁一废弃小道玩耍。结果不多时果然有数辆马车飞驰而来,临近路口。”
“这时再悬崖勒马已来不及,只能令马车稍转其向至原本废弃的小道此时该如何选呢?”许盈提出了困扰了无数人的‘电车难题’,说实话,这个问题直到许盈上辈子时,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定论’。
第225章
关于‘电车难题’,大家知道危机时刻怎样选才能损失最小,但要说哪个选择能说服所有人,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问题说出来,大家第一感觉是简单,但仔细一想,就明白其中难处了!这甚至不是一个衡量损失大小,然后做出选择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哲学’的命题,事实上这本身就是哲学家们提出的。
救大多数看似是对的,但在‘电车难题’里,大多数犯了错,在不该玩耍的地方玩耍。相反,少数是对的。但就是因为他们是少数,所以要成为牺牲品?这简直比‘大多数□□’更加没有道理!
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总要二选一选一个,千万家哭不如一家哭,这也是无可辩驳的道理啊!有的时候对错还真不一定有那么重要——历史上一些受人赞颂的官员会在判决的时候偏向弱势的一方,只要没有确凿的证据分辨出对错,就会判弱者胜!
因为对于强者来说,一场官司败诉的结果是可以承受的。该拿钱就拿钱,有些不是拿钱,要罚劳役的,人家也有办法代偿。真的了不得了,得关大牢,富贵人家也有办法让情况不那么糟糕,家中老人也不会因为孩子关大牢了就陷入绝境。
这是非常‘人道主义’的做法,大多数老百姓感激这样的父母官!但话又说回来了,事情的内情不明了,做错事的并不一定是强者这样做,是牺牲了无辜者的!或许有人觉得这能让强者有所忌惮,不会随便搞事但相对应的,也会导致弱者利用这条规则啊!
觉得普通老百姓是淳朴老实,不会利用这种偏向自己的规则么?这就有些好笑了,完全是现代人对古代人的臆想。现代社会里,大多数老乡都是比较热情的,那是因为大家都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这才有余地释放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