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经十五岁了,已经到了可以去镇上绣坊做学徒的年纪,她手脚利索,干活勤快,她有信心被绣坊招用。
所以,爹爹,阿娘,你们为何还要卖了我呢?
柳大姨上牛车时,看到缩在一团流泪的时尘安,再望了眼屋内已经撕扯扭打在一起的时老汉和时大娘,司空见惯的场景让她很难对时尘安产生什么同情。
最后,她只是道:“放心,大姨说要给你挑个好去处,就绝对是个好去处,不蒙你。”
时尘安无动于衷地听着,只是等眼泪落到脸颊边,她用掌心抹了一把。
过了六天,时尘安便知道柳大姨的好去处是哪了。
当那森严巍峨的宫殿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时,牛车上的孩子都伸长了脖颈,呆若木鸡地看着。这些孩子对于高门大户的最高印象是村里有三间砖瓦房的富农,而显然,皇城的规模已经大大超越了孩子们的想象。
唯独时尘安没有兴趣,仍旧抱膝坐着,想着自己浮萍般的命运终于在今日要确定下来了,从此之后,身不由己,命不由人。
等到某处,便不允许她们坐在牛车上了,她们纷纷下马,有个公公待着,往皇城深处走去。
也不知走了多久,某个小丫头发出了一声短促的惊叫声,被手疾眼快的柳大姨闷在了掌心中,大姨很着急:“小丫头要死啦,这里是你可以胡乱叫唤的地方吗?”
小丫头呜咽两声,继而更多的惊叫声此起彼伏想起,最后,连柳大姨都在轻轻倒抽着气。
时尘安方才好奇地抬眼。
就见到宫殿广场前,乌泱泱地跪着三排年轻的宫婢,她们哭泣地把自己缩抱起来,明明害怕的身子都在发抖,却连互相拥抱安慰的勇气都没有。
一个身穿锁子甲的年轻侍卫举着一把刀,按着顺序,切西瓜似地把她们的头颅切了下来,鲜血流进深色的地砖里,滚落的头颅眼眸直直地睁着,瞪着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