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你们听说了没有”有一个老嬷嬷忽儿眉飞色舞道:“咱们二爷这段时间一直收粮食呢,收得特别多,都跑去外州收粮了!”
“收粮如今这粮价,都涨到什么地步了,他有多少钱铺排”
“什么铺排,是三老爷背后资助他,他得意得很呢!”
“可这个时候囤粮是要做什么坐地起价嚒这是三老爷能做出来的事他才不会这么拎不清呢!”
众人都不信,那老嬷嬷气急道:“我是听柜上我那儿子说的,偏你们不信,等着瞧罢!”
……
冷风裹挟着流言,无声地飘散,大家除了叽咕,就是在心里念佛,祈祷着灾年快快过去。
而关于穆府大肆囤粮的事,不禁家下人议论纷纷,就连商会里主簿们,也都揣测不停……
连州商会。
几个主簿并三五个大商人为炉而坐,仕女点茶,舞乐佐食,倚红偎翠,好不奢靡风流。
其中一人道:“刘掌柜,穆家的粮食今年是你收嚒”
坐在上首身着貂袄的便是城中有名的大粮商刘丰年,只见他煞有介事摇了摇头,道:“没有,自从他们家二爷从老虎滩回来后,管起种地经营的事,我就收不着他们家的粮食了,人家自己卖粮,往葵乞和喀拉尔山卖,他们家不是有这两条商路嚒!”
穆家值钱的就是这两条商路,在座众人无不心有戚戚,纷纷道是,其中又有一人道:“听说穆老二最近到处敲锣打鼓地收粮,这个当口,他收这么多粮食,是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