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粮市看看,你刚从柜上回来”
澍哥儿腼腆笑了笑,应了个是。他如今也有十九岁了,因为守孝也没议亲, 如今自己管着几间铺子, 倒是有模有样, 见着老爹尚且没个正型, 见着他们家这位远近闻名的穆三爷倒很有规矩。
穆三爷打量澍哥儿一眼, 见他面带喜色, 知道是他近日发了财的缘故,便笑道:“如今外头兵荒马乱, 你要出门也带两个随从, 别学你二哥,冒冒失失的, 回头你母亲为你着急。”
“三叔教诲,侄儿领受。不知鸿哥儿什么时候到家, 这都打仗了,别路上遇到兵匪……”他见三叔脸上暗了暗,忙不迭在心里打了自己两个嘴巴子, 叫你哪壶不开你提哪壶!
穆三爷摇头道:“前儿还有他飞鸽传信回来, 说听见连州城闹灾又打仗,正火急火燎往家里赶呢。欸, 这个小兔崽子!”
澍哥儿低着头,人家自己爹骂自己儿子, 他是不凑趣的, 忽儿想起来什么,赶上来道:“三叔且慢, 这两日我听见有人闲话,说粮食把头刘丰年正要找茬纠您的错处,要往上头告您。如今帅司不在家,说什么话的都有,还有人说他被皇帝下进大狱里,再也不能回连州了——您的这位老靠山不在,您届时该当如何”
穆三爷听见这话,面不改色,只是挥挥袖子道:“不管他,叫他告去,我行事自有天理公道可循,哪怕他告到御前,我也有话对的。”
“果然是我三叔!”澍哥儿便笑了笑,又道:“您是长辈,侄儿有一句僭越不孝的话,藏在肺腑多日,实在按捺不住要宣之于口,还请叔叔多担待。”
“什么话你直说便是,一家子,不论这些。”穆三爷道。
“那侄儿就直说了。那年我父亲糊涂犯了事,是您不计前嫌,上下疏通才救他早早出了牢坑,这于我们二房便是再造之恩,父母常教我感怀,侄儿一日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