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这时候,华大的学生才知道,原来真的有人连义务教育都不能好好的读完。
白天结束后,几个老师和穆清漓坐在一起吃饭,都有些担心这个学校还能不能办下去了。
对于学生的这些想法,穆清漓差点起了训斥的声音,但还是换了一种说法。
“基础差就慢慢教,教室里有多媒体设备,等我回京城联系一所中学,问问她们能否同步一下课堂,远程教学给学生打基础。”穆清漓给大家鼓鼓气,想到一个解决办法。
“坚持三年,你们你们第一批学生可能就能考上大学了。”最后,穆清漓总结的说道。
几个学生闻声,虽然稍微还是有点不自信,但是好多了。
杨镇的开学后。
潞城和七塘镇的学校也开学了,穆清漓在这里待了一个月的时间,这里就步入了正轨,学校有安保,县城派出所和教育局都注意这这里,所以起步是稳健的。
学生在学校里,远离了原生家庭,在老师的教育下,把考大学视为了自己的目标,第一批学生从高一开始读,这批都是初中成绩还行,但是家长不让读的。
还有一批初中小学读的断断续续的,基础不好,但是也想学的,就花费一年的时间打基础,打好初中基础后再读高中,目标考大学。
寄宿制学校,学生一个月不回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