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有好多家长不乐意,来学校找人,华大的学校见此种情况,就立刻联系县派出所和教育局,磕磕绊绊三个月过去,学校也稳定多了。
这时候,穆清漓回了京城,回了英才高中,和校长商量了一番,可能是穆清漓当年高考成绩的后劲足,校长乐呵的答应了。
开启了共享课堂。
由此一来,一个学校就八个老师,也能带好。
不过,就是缺校长,穆清漓要在这边研究专利卖钱,学校也有慈善账号,靠穆憬的媒体人脉宣了一波,于是穆清漓的资金投入还有慈善收入,学校的经济也算还可以。
快过年的时候,穆清漓给三所学校弄了三辆中型卡车,每所学校一辆摩托车一辆三轮车还有几辆电动车,可以让学校不愁食堂供应,教材家具的买进,还有偶尔要去县城医院药房买必备的药物,就连学校的医务室,都是老师兼任。
学校是缺人的,穆清漓跑了好几次杨镇和潞镇的省城,找到两所师范学校,来来往往好几次,确定了一个大四学生去女子学校实习的计划。
这才缓解了老师缺乏。
另外,学校食堂,给附近几个能说会道的村民提供了职位,发工资发礼品的,一时间,倒也是和谐,只有个别极其重男轻女的家长,心有怨恨,其余都是正常。
华大的学生有的就充当了财务,统计学校的账务,最后交给穆清漓,穆清漓联系了事务所进行审计工作,算下来一年的运营成本要八千万,这还只是一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