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的一栏确实写她的名字。

“放心,是货真价实的邀请函。”郁鹤宁时而瞟来。

“为什么会给我邀请函?我不是新娘子的亲朋好友。”

“你让她的婚礼顺利举行, 她怎能不感激?就算没有邀请函, 堂姐也会邀请你到场。”

云蓁受宠若惊。

只是, 郁鹤宁停车的地方不是郁礼芳的餐厅, 而是路边的早餐店。

“你一定还没吃早餐,我也是,一起吧。”

云蓁跟随他下车。

路边小店的早餐没有酒店的丰富,胜在味道够地道。

她点了一份水饺, 郁鹤宁则点过桥米线。

“我以为你不会来这种小店吃早餐。”她接过郁鹤宁递过来的热茶。“谢谢。”

“第一次来。”他直言不讳。

她忍俊不禁。

在周日穿正式的衬衣和西服来路边的早餐店,只有他了。

“这种米线味道不错。”他煞有介事地端详碗里的面, 仿佛研究使用什么配料和调味料。“不过为什么叫过桥米线?”

云蓁认真地想了想。“是一个地区的小吃,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叫这名字。”

邻桌的少女笑嘻嘻地转身搭讪:“这是我家乡的小吃,以前我的外婆经常做给我吃, 我每天都来这家店回忆她做的味道。至于为什么叫过桥米线,外婆说有一个书生娶老婆后奋发图强, 在岛的中间专心读书。他的老婆每天给他送饭菜, 可是书生太用功,读完书才吃饭,饭菜早就凉透。”

“后来有一天, 他的老婆送来一碗鸡汤炖的米线。等书生读完书打开饭盒, 发现米线还热乎, 原来汤面有一层鸡油保温。因为他老婆每天要过桥才能岛上, 所以叫过桥米线。”

云蓁听出少女也是玩家。

“书生的妻子很有毅力, 走远路送饭。”郁鹤宁忽而说。

少女笑道:“现在很少人这么做了, 因为有外卖。科技发达又怎么样,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能遇到用心对待自己的人是万中无一的幸运。你们是约会吗?好好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