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着实不希望请我吃饭的大善人遭遇此等尴尬,于是绞尽脑汁憋出一句:老板你这……还……挺创意的,以前只知道牛排能吃三分熟,没想到烤鸡也有这么原生态的做法……
就因了这一句,秦溯断定我是个能够欣赏他的人,从此就赖上我了,每逢上新,必然要叫我过去尝一番。
作者有话说:
这是一个关于炸厨房选手的故事。
灵感来自于我炸了自家的厨房。
一个炸厨房选手,必得配一个既会做饭,吃饭又不挑的搭档。悲从心来。
第17章
3
后来跟“萤间”的人熟悉起来,我才知道,秦溯是如假包换的富贵少爷。他在国内读大学时平平无奇,眼瞅着出来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继承家业。于是心高气傲的秦老板果断选择了出国,读的是价高自费就业面窄的艺术史专业,回国之后选择依旧只有两个——要么继承家业,要么做留学中介。
于是心高气傲的秦老板一怒之下选择了创业,开了这家私房融合菜馆子。
那会儿我已经跟秦溯很熟了,并常常被他的自创菜折磨得生不如死。我万分不理解,别的留学生出国,且不论学业是否有成,至少能做出一手像样的中国菜,断不会像他一样,馆子都开了五六年了,蒸个面点主要靠摸。什么时候蒸笼边缘烫到他不敢下手了,什么时候就证明快熟了。
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做一件自己根本不擅长的事,他说自己做菜就是玩儿,主要还得靠阿东;我问他为啥不干脆找个店长,或者把店交给阿东阿萍打理,秦溯突然叹了口气,换上了深沉的腔调:
我在等一个人。
“萤间”门口安了个木质的假屋檐,从门头伸出去,飞檐压下天空一角,挂着风铃,格外清新。秦溯时常坐在屋檐下发呆。以前我以为他只是在拗忧伤文艺人设,骗骗路过的帅哥美女,而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他其实是隔着宽阔的立交桥,望向马路西侧,那片城中最贵的cbd写字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