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咕咕很想笑,突然觉得皇帝好忙,忙着给这个书生赐婚,给那个将军赐婚,看来元朝的皇帝挺喜欢当媒婆啊。】

忽必烈:“……”

他完全没这个爱好!

【哦不对,一般写前朝事,都是唐朝皇帝赐婚,比如唐宪宗。】

唐朝皇帝:他们也没有这个爱好!

唐宪宗本人更觉得离奇,他贬白居易还差不多,什么时候给白居易赐过婚?而且谁家赐婚是赐妾的?各个官员那么多妾,他忙得过来吗?

后世的文人,真是离谱!

【千年前,这是落魄文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借着小说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娇妻美妾贵岳父,金榜题名儿女双全。】

【清代戏曲作家兼理论家李渔道:“全本收场,名为‘大收煞’。此折之难,在无包括之痕,而有团圆之趣。”】

【卫俪在《古典戏剧中的团圆现象研究述评》中写道:“从元杂剧开始,中国古典戏剧中90左右的作品以大团圆为结局。”】

【从元杂剧开始,华夏的戏曲、包括现代的影视剧,大团圆结局就成了主流。】

【相比之下,明清四大名著反而是异类,不然怎么说名著就是名著呢,用悲剧的力量震撼人心,让人解读千年依然喜爱。】

“悲剧的力量震撼人心?”关汉卿来了精神,他也写了悲剧,可悲了,演员在台上哭,观众在台下哭成一片,的确很震撼!

【除了这些参考前朝文学作品的大团圆戏曲,元朝当然也有悲剧。】

【元杂剧有四大悲剧,分别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窦娥冤》该剧剧情取材于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有真实的历史事件,最早见于《左传》,比较简单;后来到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刘向《新序》、《说苑》才有详细记载,原型是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

【这两出悲剧看名字大家就比较熟悉,再说说另外两个,虽然看起来不熟悉,咕咕介绍一下就知道,也是经典题材。】

【《汉宫秋》写得是面对匈奴威胁,汉元帝不得不送爱妃王昭君出去和亲的悲剧故事;】

汉元帝刘奭:???

王昭君什么时候成自己爱妃了?她在和亲之前就是一普通宫人,自己都没印象,怎么就成爱妃了?

谁家送人和亲是送爱妃了,这跟送自己妻子给别的男人有什么区别,这些同为男人的戏曲家怎么想得!

汉元帝再荒谬也是男人,也有些想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