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皓不觉多看了几眼。
当当当
随着宫城之中的晨钟悠然响起,宣德门便缓缓的开了……
众官员哗啦一声,纷纷向宫门内跑。
百官出入宫门有“门籍”,上书姓名状貌,无籍者不得进入。那些熟面孔自然不用报名,赵皓是个新人,自然要先通报查核一番,才可入宫,故此落在后面。
冬日时分,凌晨四点多一点的时间,可见度极低。
但是从宫门到垂拱殿这一段长长的路,虽然有宫灯,但是并不多,而且挂的很高,为的是怕万一引起火灾,古代那种宫灯并不像现代的路灯,可视度很低,尤其是下雨天气,更加难以辨认路面。百官除非特赏的,均须步行入宫,而且不得带随从,一不小心给你摔个屁股朝天不是没可能。
不过有一人倒是例外,那便是老公相蔡京。
蔡京年事已高,又是一品公相,不但特许可以坐暖轿,而且还有宫人举灯照明,以免摔倒。
有了蔡京暖轿前这几盏角灯的照明,众官员纷纷跟在后面,借着那明亮的角灯前行,自是比形同黑灯瞎火的摸着走强的多,名为借光上朝。
从蔡京身后那黑压压的一片借光上朝的官员,可见蔡京在朝中的势力是如何庞大,怪不得赵佶三番两次的要将他撸下来,让其冷静一下,怕的就是其坐大。
童贯那边一伙,倒也是骨气,与蔡京那一群人依旧保持着距离,绝不沾半点“光”。
还没上朝,这党争的局势,赵皓便已看得清楚明白,心中不觉暗暗叹气,怪不得这大宋在历史上是吃枣药丸……
不过,赵公子作为上朝最年轻的官员,又有高达78的武力值,脚下稳如磐石,自然不用担心天黑路滑摔倒的事情。
一行人到了垂拱殿,开始排班站队。
这站队也是有学问的,参加朝会者来自各个部门,品秩亦有高低,所以开会时要进入指定的位置,这叫“朝班”,即朝参班次的意思。
整个垂拱殿并不大,来上朝的却是数百人,品阶低的是要站到大殿外的,赵皓从四品的品阶不算太高,按例是最多站到大殿门口的。
不过负责排班的礼部尚书金崇岳却硬生生的将赵皓排到了大殿的中间,和一干三品的官员排在一起。
这一举动,引起了一些官员的不满,指责金崇岳不按礼仪规则排班,惹得金崇岳怪眼一翻,只淡淡的说了声“这是官家的意思,赵公子乃宗室,天潢贵胄,岂可与常人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