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知这礼部尚书老金一向清正廉明,性格刚直,见得老金这般说,逐渐安静了下来,大都只能露出敢怒不敢言的表情。而从前头那一品二品的大员里面,逐渐又传来了话,各自派系的“大哥”们已传话下来,不允许生事,就算有几个刺儿头,也不得不忍气吞声,闭嘴不言。
赵皓手执象牙笏板,站在一群三品大员的队列之中,却是满脸的坦然,也没感觉什么不对的……就算坐到那前头的龙椅上,也没什么不对的。对那些冷嘲热讽或是直接抗议的官员,只是冷眼相待,既不争辩,也不像个新手菜鸟一般露出诚惶诚恐之色,令一些官员不禁暗中称奇。
前头最先是童贯传话下来,不得与赵公子相斗,童贯这一派的官员自是唯童枢相马首是瞻,听得童贯这般说,知得其必有用意,说不得这赵公子便是自己人,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至于蔡京那边,今日却是酝酿了大动作,自然不能为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争吵而误了大事。
不一会,大殿上响起一阵清脆的喊声“天子驾到”。
身着明黄冕服,头戴二十四旒冕冠的官家赵佶,在梁师成等人的陪同下,自文德殿方向而来,来到大殿之上,缓缓的在龙椅上坐下。
众人在蔡京的带领之下,向官家行礼,却不是像辫子戏里一般跪倒下去喊什么“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之类的,只是弯腰拜礼,喊一声“臣等贺陛下万年”罢了。
君臣礼仪已罢,梁师成那柔声柔气的声音响起:“诸位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句话,原本唐朝皇帝李隆基为了宠幸杨玉环,早朝时便说了这一句,从此以后,所有的帝王几乎都用过,不过后来的就由宦官来宣读而已。
话音未落,却听一人从前头队列之中,手执象牙笏板,缓缓走出,朗声道:“臣有本要奏。”
“白时中,武力8,智力72,政治61,统率25,健康值86。”
出来的居然是人称左相的尚书左丞白时中。
“启禀陛下,辽国遣肖客、韩昉为使臣,欲对我大宋奉表称臣,乞念前好……我朝自檀渊之盟以来,百余年未有战事,而女真人蚕食诸国,若大辽不存,必为我大宋之忧,唇亡齿寒,不可不虑,还望陛下慎思之。”
白时中的话音刚落,群臣顿时一阵哗然。
其实,辽国使臣最先接触的是童贯和蔡攸两人,被童贯斥逐,又不死心,暗中派人辗转联系到了蔡京,与蔡京一拍即合,于是便有了今日的奏本。
第一次上朝的赵皓,听得白时中的奏本,心头也暗自活跃开来。
联辽抗金,还是联金灭辽,这是一个问题……
ps:查资料有点费力,写得慢,请大家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