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羲和赞道:“杜将军实乃大智慧明之人也。”他似乎有些明白了杜家人的谦逊和自信从何而来了。
杜玉清对祖先的功业自然由衷敬仰,于是应道:“此乃我辈之幸。‘父作之,子述之。’祖上荣光恩泽于我们后代,我辈当发扬光大,代代传承,方为‘长拳’。”
程羲和发现杜文清脸上洋溢着敬仰肃穆之情,这时候的他哪里还是个什么都不在意的公子哥儿,分明是位认真严谨的世家君子。他觉得杜文清他心中似乎没有羁绊,能够在各个角色中自由穿梭,充满矛盾又相互融合协调,什么都拿的起放得下,比自己板正的做事风格可灵活多了,也招人喜欢。不禁更加欣赏这个弟弟的不凡,把他视为志同道合的知己。他说:“贤弟一番话,正是我心中所想,以前对于出生这样的家庭,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总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出道社会这一年才知道世事艰辛,我们的祖辈身在乱世却能排除困难成就这番事业,实为不易。人要成事,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宽大的胸怀,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做到的。“
“是啊,除了这些,人的成功不仅要有命还要有运,要时运相济,否则再好的命也强不过时势大潮的倾覆。”说着把姚先生的情况简单地说一遍,然后总结说:“先生原本出生高门世家,德才兼备,学问更是通达广博,如果不是政治风云变化他可能已经是朝廷的肱骨大臣,将来还可能名垂青史。而实际上他现在却是一位籍籍无名的田舍翁,他的子弟也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不能不是说造化弄人。大哥,我叔父这案子可大可小,未来杜家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命运,但能认识大哥是我的幸运,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程羲和也被他说得有些伤感起来,但他不会劝人,只能笨拙地说:“认识你们才是我的幸运。“看着杜玉清怅然望着远方,心中不由感到一阵钝痛,他赶紧安慰道:”你放心,我会全力护着先生安全的。”
杜玉清一激灵,醒悟过来,自己怎么会在程羲和面前变得这么伤感,这么脆弱,难道是因为觉得他是依靠而让自己产生了依赖之情?杜玉清好不羞愧,自己的”放下“呢?忙说道:“谢谢你,大哥。我希望不要因此影响到你的职责和仕途。”
“你放心,我知道自己的职责,但职责之外还有人情,总是可以照顾一二的。”程羲和很感动,在悲伤无奈之中清弟还能为他考虑。
“大哥,天命不可违,你尽力就好,其它留给命运的安排吧。”
程羲和看到杜玉清已经从怅惘中解脱出来,忍不住取笑他道:“贤弟,我怎么觉得你有时候像小姑娘似的想的太多,又多愁善感的,男子汉应该顶天立地,只要是对的事情,虽千万人吾往矣。至于后面的事情想那么多干什么,想那么多还能做成什么事情?”
“别乱说,谁跟小姑娘似的。”杜玉清脸红了。
“我说你就跟小姑娘似的,耳朵上还扎着眼儿,小时候一定是当过姑娘养着吧。你如果扮成一个姑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都会被你骗了。哈哈哈。”程羲和开怀大笑了起来。他发现自己和这个清弟在一起,性情也变得自由活泼起来。
“滚!”杜玉清恼羞成怒把手中的鞭子扔向程羲和,程羲和连忙逃窜。
听到欢笑的杜渊之掀开帘子看到杜玉清追打程羲和的画面,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个阿杏和程羲和在一起倒是变得越来越开朗了,恢复了这个年龄的少女应该有的天真活泼。不过,杜渊皱了皱眉,不知道一旦身份暴露,阿杏会不会受到伤害?罢了,且让她享受眼下的自由快乐吧,她受到的压力已经够大的了。将来哪怕不能得偿所愿,未尝不是又一次心灵成长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