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遗愿

清天之下 白牧悠悠 2281 字 9个月前

“皇上开恩,皇上开恩。”为首高个子黑衣人大呼。

侍卫们将四名黑衣人捆绑后,就要推出上房。

康熙眉头一挑说道:“朕为何要开恩。”

高个子黑衣人说道:“我等没有拿到犬牙符,罪不可恕。但赫连擎天虽然身死,但余孽未除,反清复明的人还大有人在。只要余孽还在,他们必定还会寻找犬牙符。我等虽然才能不济,但忠君之心,天日可鉴。陛下饶我等一命,我等必效死以报朝廷。我们还有绵薄之力,可以替皇上分忧。陛下所指,无论刀山火海,在所不辞。”说完,高个子黑衣人磕头流血不止。

康熙瞟了一眼另外三名黑衣人。

另外三人立刻扑通跪地,同样磕头至流血不止。

康熙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朕就暂时饶过尔等。”

四名黑衣人这才停止磕头,口中不住念叨:“谢皇上开恩。”

康熙说道:“朕念你等忠心,在兵部留用察看。如若还是没有尺寸之功,朕绝不容情。退下吧。”

四人齐声说道:“嗻。”然后后退着爬出了屋子。

“皇上。”身后一声微弱的声音响起。

康熙赶忙起身,走到床前。

纳兰性德微微睁开双眼,有气无力地看着康熙。

康熙怜惜说道:“爱卿,你受伤太重,就不要说话了。朕已传旨召太医前来给你治病,不日即到这里。你安心休养,不必劳神。”

纳兰性德用感激的目光瞅着康熙,半天君臣无语。

康熙坐到床边,握住纳兰性德的一只手。

纳兰性德攒了半天气,对康熙说道:“臣不能给陛下行礼,罪该万死。”

康熙摇了摇头说道:“朕说了,你受伤太重。这又不是朝堂,君臣之礼可免则免。”

纳兰性德说道:“陛下,臣虽然杀死了赫连擎天,但余孽未除,犬牙符至今未得,臣无颜面对君上。”

康熙说道:“犬牙符没有找到,朕也很遗憾,但卿乃朝廷重臣,江山柱石。找不到,可以再找。等卿养好伤,再找不迟。”

“皇上。”纳兰性德泪流不止,声音哽咽。

康熙说道:“你安心休养,朕也要走了。朕在此,你心情难以平静,也不便养伤。”

纳兰性德拉住康熙的手,低声道:“那四人,匪盗多年,留着终究养虎为患,陛下为何放了?”

康熙笑笑说道:“我大清入关后,汉人多有反叛,直至今日还未彻底心服。我开科取士,启用汉臣,以汉制汉,为的就是收汉人的心。此四人虽然与朝廷作对多年,但个个确实武功卓绝,对清剿大明余孽还是很有帮助的。杀杀他们的匪气就够了,杀了他们,必然会让更多的人寒心。饶了他们,则会有更多的人归顺。治理天下,必须刚柔并济,一味强横,反而不美。”

纳兰性德点了点头,说道:“皇上龙心睿智,深晓治国之理,微臣佩服之至。”

康熙冲他笑了笑,然后走出了房门。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北京城有些闷热。纳兰性德自从东平县回到北京已经六个多月了。纳兰性德的伤势越来越重,他的心情也跟着越来越沉重。

二十三日,纳兰性德感觉身上好像清爽了许多,便吩咐管事将自己的好友梁佩兰、顾贞观、姜西溟等人来到纳兰府中饮酒。

这些好友都知道纳兰性德自从去年回到北京,一直伤势未愈,所以大家都会隔三差五的前来探望。但是随着纳兰性德的伤势越来越重,这些好友心情都变得十分焦躁。此次纳兰性德邀请这些好友到家中做客,所以这些好友来得特别得齐。

梁佩兰等人见到纳兰性德虽然言谈举止似乎好了许多,但是一张脸煞白得毫无血色,急忙询问:“容若贤弟,你最近感觉如何?”

纳兰性德一摆自己的一身白色锦袍,说道:“我不是好好的吗?各位高朋贵友,请里面坐。”

一行人来到后花园,仆人早已将酒菜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