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的迁注就有意思了: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言,就言诠而显道。
大道本来很难说清楚,能说清楚的就不是大道,大道难以言说,但如果不说,又怎么显现大道呢?
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关系。
所以下面接着说了,狮子虽是虚幻,却并非一无是处,还要借它来显现金子的本质,所以叫做不碍幻有。
……
虽然对于这本书里面,以狮子和金来比喻色和空,李正还是感觉难以对应起来,不过,短短的一段阅读经历,却也让他意识到佛法的博大精深。
如果有时间,他真想把佛经好好研读一番,估计对自己的修行之路也会有所启发,当然,肯定不是现在。
李正记下了书籍的名字,把书还给悟空禅师,笑着说道:“师父,我们有好久没有辩论了吧?”
听李正这么一说,悟空禅师不由眼前一亮,说实话,他心中有所感悟,但还不是非常清楚,所以想要从书籍之中寻找答案。
这本“以金狮子论大乘法”,是他师父留给他,却告诫他,要在修为到了一定层次之后再看,不然反而可能影响他修行。
出于好奇,他当然也翻看过几眼,不过实在艰涩难懂,再加上师父的告诫,他也就把这本书抛到了脑后,一心想着自己的大定真空。
直到现在有了新的领悟,以前的大定真空好似已经不能解释,他才又想起了这本书。
而有了新的领悟之后,再看此书,虽然仍是晦涩难懂,但是很多地方正对着他的疑难之处,因此一看就入了迷。
不过,自己一人看,终究还是囫囵吞枣,好多地方不明白。
李正已经进入先天之境,心神凝练,思维畅达,如果李正愿意跟他辩论,想必很多不通的地方就能通了。
于是,师徒俩好像又回到了从前,蹲在土墙边上,趁着夜明珠发出的微光,翻看着手中的书籍,时而讨论几句……
沉浸于书籍之中,不知时间流逝,再加上两人身处地底,也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也不知过了多久,两人所有能讨论的都讨论了一遍,有些论不明白的地方暂且存疑,李正自己对于书中很多地方都还很懵懂,他相信悟空禅师即便懂得比他多一些,也不是全都明白了。
但是有一点他可以确定,经过书籍印证,以及两人的讨论,悟空禅师已经不再是之前浑浑噩噩的状态,很多本来不通的地方现在已经通了。
“谢谢你小正,当初你求我帮你,我还嫌弃,不想收你,却想不到,我最后的机缘还要落在你身上!”悟空禅师非常诚恳地对李正说道。
李正感知力非常之强,他敏感地意识到,此刻的悟空禅师再不是当初那个好似在空气之中修习的傻和尚,而是开始接地气。
现在的悟空禅师,李正有九层的把握,可以进入强化心神的阶段,而后再进入先天之境也不是难事。
当然,他也知道,悟空禅师也许根本不在意是否能够进入先天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