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如今住的宅子,是岳老太爷时任副都御史时在洛都置办的。
先帝年间,夺嫡风头日紧,平帝虽为嫡出,但岳皇后早逝,又非长子,上有好几个哥哥虎视眈眈。
岳家为挺平帝上位,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也招了很多人的眼。
后来岳大老太爷不明不白地猝死任上,东宫收敛锋芒藏拙,岳老太爷就干脆在平帝的暗示下致仕了。
当时一是为了几个儿子的举业,二是想着岳大老太爷虽然只留了个女儿,但毕竟有嗣子传承,他们一房贸然回许昌祖宅,恐有与小辈争利之嫌,索性留在了洛都。
岳府那时毕竟只是岳老太爷在洛都为官时置办的府邸。
——岳家身为士林表率,天子舅家,不好铺张奢华,只占了现在的真趣堂与陶悦堂及包括明心湖在内的周边一带。
等几个儿子相继娶妻,这地方就眼看着不够了。
老夫人曾犹豫过是否举家迁回许昌,和岳二老爷深谈一番后打消了念头。
平帝登基后,岳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更是再没人提起这茬。
因着老太爷是在自己致仕那年就已经把家产分了,表明自己日后只愿做个万事不管的闲翁,岳二老爷在婚后就与岳二太太商量,拿出一笔银子,把岳府东边那块府邸买下来打通,好给日后弟弟们娶亲腾地方。
那正是如今的集荫山房自沉香院一带。
岳二太太李氏是陕西总兵李仁和唯一的嫡女,出嫁时李夫人抹着眼泪亲自百里送嫁,备下的十里红妆在陕西当地至今是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新婚燕尔,夫妻同心,岳二太太自然不会拂了丈夫的意思,她甚至亲自拿出了一笔自己的嫁妆银子出来表示支持。
岳二老爷自然不会用妻子的嫁妆银子,他当时已经进士及第,又是当时圣上庄平帝的表弟,前途无量,多的是想尽法子往他手头塞银子的人。
可事情的复杂程度超出了岳二老爷原有的设想。
东边那块府邸,不是一家的,而是分属于赵姓、钱姓两位官员。
靠北的钱家好说,岳二老爷意思一透出来,对方就麻利地拿了银子递了地契,价钱公道不说,交接的也很麻利。
靠南的赵家就复杂了。
赵家那宅子是已逝的赵老爷子赵甘留下来的。
赵甘出身贫寒,寒门苦读十余载,熬到三十岁才堪堪中举,自小指腹为婚的妻家终于愿意把女儿嫁给他了。
可这红事未办,白事先至。赵母孤苦伶仃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终于得见儿子高中,终身大事也解决了,自觉对得起亡夫,当晚竟喜极而去了。
就这么一波几折地又蹉跎了好几番,赵甘从九品地方小官做起,一步一步,到六十岁时,官拜小九卿,任大理寺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