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个皇帝的自述

晚唐驸马 最后的放逐 1268 字 2024-04-21

其实初唐的强盛,就是靠对外扩张的一次次胜利铺垫起来的。一旦周围没有征服的对象,巨大的战争机器被迫来了个急刹车,内部的各种问题都显现出来。

在唐朝,打胜仗就涉及到俘虏,这些俘虏就是世家门阀的利益。世家门阀的诸多家奴,除了那些被逼无奈的良人外,最大的来源就是战俘。

大唐每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都会掠夺许多俘虏,这些俘虏不只是战俘,还有当地的百姓。世家门阀最开始的家奴,都是这么来的。

自从大唐衰微以来,很少能获得俘虏,世家门阀为了维系自己对家奴的需求,这才把主意打到大唐自己的百姓身上。

在这种背景下,鱼恩出其不意的大胜,给所有人一个始料未及的惊喜。面对这个难得的好消息,朝堂上欢呼雀跃的同时,也开始思考怎么瓜分利益。

虽然答应过愠没斯,这些人都算是投诚,但是鱼恩还没有糊涂到在这种大事上跟皇帝说谎。在给皇帝的奏章里,他对于这件事情直言不讳,从考量到布局,从事情接连出现岔子到最后事逼无奈的突袭。

最后鱼恩建议皇帝,将这些人视为主动投诚,把缴获回鹘人的牛羊马匹分给这些人。这样一来,朝廷既没有损失什么,还能给天下外族一个表率,显示大唐的宽宏大量,为以后招降外族人打下个好基础。

看过奏章以后,唐武宗对于鱼恩的建议深以为然。他是天下共主,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固有思想,更有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考量。也知道大唐现在的情况,急需一股外力打破现有的平衡,巩固皇家的势力。

无论是义勇军还是回鹘人的归义军,在他看来还算是自己能掌控的力量,是他叫板仇士良的本钱,威慑天下藩镇的根本。

只可惜,皇帝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包括李德裕在内的所有人都不赞同鱼恩的做法,其中甚至包含上柱国公鱼弘志,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人。

“启奏圣上,老奴以为,驸马所言大有不妥。这些蛮夷猢狲都是狂妄自大之辈,若是将他们自编一军,恐怕桀骜难驯,重蹈天宝灾乱的覆辙。”

在所有人不可置信的目光中,上柱国公就这么告了自己侄儿一状,这还是他第一次站在鱼恩的对立面,反对他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