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城外是大片大片的桃林,时值初冬,树上还没长出叶子,这光景看上去有些萧索。
薛应直依旧戴着斗笠,包袱和佩剑挂在马背上,风吹过,天青色的长袍被卷的四下翻飞。
方采月骑着马走在他左边,原来那身脏衣服早已在宛陵换下,现下一身鹅黄衣裳,外面披了件白色狐毛轻裘。
右边的君不见一脸的似笑非笑,他五官本就赏心悦目,加上这若有若无的痞气,更给人平添了几分潇洒。
“谢净说你回万妙楼了,这才几天,怎么又到宛陵了?”
君不见懒洋洋道:“掌门公子离家走出了,我就是个太子陪读,正主都不见了,我自然要出来找人。”
薛应直好奇道:“是二公子还是小公子?”
君不见道:“自然是小公子,这唐老二早就改邪归正了,一心想超越他大哥,哪有时间玩离家出走的把戏。倒是谢净,怎么没跟你在一起?”
薛应直叹息一声,将路上遇到黑衣人,谢净生死不明一事说了出来。
君不见听完若有所思道:“鬼草此人我也有所耳闻,他这个人最不喜欢多事,会跟你们交手完全是因为你们自己找事,谢净中了他一掌倒地,他绝对不会上去再补一掌,也不会把谢净带走,所以,要不然是谢净强撑着自己走了,要不然就是有人路过把他救走了,但是乱葬岗这种地方,八百年也难路过一个人。”
薛应直手持缰绳,坐下坐骑踢踏踢踏走的很慢,君不见的话显然就是最有可能会发生的情况。
他摇了摇头:“算了,不说这个了,反正可以肯定的是他还活着,这就是最幸运的事了。前面就到岔路口了,你们是往哪里走?”
君不见看了看前面的岔路口随口道:“跟你们一起去陵阳吧,名剑大会在即,以唐小三的性格,这么热闹的场面,他必定不会错过,我先去陵阳等着他,到时候直接逮人。”
听他这么一说,薛应直也不再说什么,心里记挂着谢净的事,便抖抖缰绳,策马而去。
越靠近陵阳山,天渐渐的冷了起来,几人穿过青阳县到达陵阳山脚下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山路难行,几人都下了马,牵着走了一段路,到了陵阳宗上山的接引处,天空已经簌簌的下起了小雪。
山脚的接引处,修着几排古朴的房舍,门前养着一群身形巨大的白鹤,有的正低头啄食,有的展翅欲飞,很是壮观。
见来了人,屋内的接引弟子便出了门,薛应直一看,竟还是个熟人。
他施了一礼道:“薛师兄这是从江陵回来?怎么和方师妹走在一起?还有君师兄,名剑大会还有月余,此番怎么提早来了?”
君不见正色道:“苏泽师兄,叨扰了,因为楼主的小公子,前几日孤身一人出来了,师傅命我师兄妹二人前来寻找,找了大半个江南也未见人,想起来名剑大会将至,唐师弟必定会来,遂,我二人索性提前来了。”
苏泽微微一笑,道:“唐公子年轻气盛,单独出来历练一番也未必是坏事。”
天空还在细细簌簌的下着雪,方采月从小怕冷,经此严寒手掌合拢,往手心喝了一口气。
苏泽微微欠身道:“真是对不起,说话说忘记了,各位还请进屋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几人将马匹拴好,随着苏泽进了屋。
屋内生着一个小火炉,炉子上正煮着一壶茶水。
苏泽伸手招过一个年轻的弟子,吩咐道:“马上发个信去山上,就说万妙楼君不见师兄,带了门下师妹前来拜访。”
那年轻弟子飞快的跑了出去,苏泽走至一侧,打开柜子,取出一个陶罐来。
步凌烟奇道:“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