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谋划

李显不管是被他们裹挟还是合谋,你说你带兵闯宫逼女皇退位的事情都做下了,那便权臣到底,一气把外戚也给收拾了呗,岂不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吗?

可这五王倒好,逼退了女皇,扶助李显登基就完事了,对外戚武氏管也不管,任由武氏继续在朝,张柬之还觉得这是谨守臣子本分,说铲除武氏是李显的事情——

这不是瞎扯淡吗!也不想想他们五个作为大唐开国以来的第一次敕封的异姓王,对李显这个皇帝多大的压力,就算为了平衡朝中局势,只要是对他有用能抗衡五王的,他都能捏着鼻子认了。

叫张昌宗说,这是屁的本分。你若是要谨守本分,当初就不该闯宫逼女皇退位,毕竟女皇年事已高,八十多的人了,身体又不顶好,李显登基继位不过是时间问题,但这几个人依旧做下了闯宫的事情。

若被逼退位的是个男皇帝,那完了,这几人再如何修饰,再如何吹嘘,也要被后世唾骂,只因被逼退位的是女皇,后世的司马光之类的儒生才会对五王有那么高的评价。

真是讽刺啊!不过是因为皇帝性别不同,同样的行为,就能得到天差地别的评价。所谓五王,不过如此,既做了婊子还想立个牌坊,既想要利,又想要名,世间岂有这等两全其美之事?又岂是这般便宜的。李显不会纵容这样的局面的,但凡皇帝,谁不想大权在握呢!五王的存在,于李显来说,实是障碍啊。

刘婴道:“陛下隐忍这许多年,五王又一直踏步不前,强弱之局改变就在眼前。”

张昌宗点点头,道:“儒孙言之有理,只是,五王在朝中日久,于天下又有名望,陛下定不会轻举妄动,若动则彼时一击必胜之局。只是……”

刘婴会意,接道:“宫里的局面才是重中之重,公主强势到连驸马也要威加于皇子之上,陛下居然还放任,如此乱局,非家国之福。若是地方动荡,则明公目前之势足矣,若是中枢动荡,明公还需增加份量,否则,不足以震慑宵小,庇护家族。”

张昌宗懂了,起身一揖到底,道:“我得儒孙,真是幸甚。”

刘婴连忙起身避开:“不敢,若无明公相救,婴只怕早就尸骨不存了,若要论,该是婴铭感五内才是。”

张昌宗哈哈仰头笑了,爽快的起身:“好,不论了。”

刘婴这才满意地笑了。

张昌宗虚心请教,态度挺好。

刘婴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道:“明公也是军中人,当知朝廷势大,不说天下府兵之数,便只十六卫便不是区区一个小岛可以抗衡的,何况,属下观之,明公手里除了您的部曲,夫人的护卫,再无旁人了吧?”

“咳咳。”

被说中痛点,缺人,不是一般的缺人,而是大大的缺人。

张家子孙众多,人丁旺盛,张昌宗又是战功赫赫的将军,名下有亲兵、部曲,薛崇秀是郡主,手下也有护卫、奴婢,加起来是有不少户数,但两人名下都还有永业田要经营,这些也是要人的。

张昌宗能迁到岛上的,不过是在北疆隐没和招徕的人口,旁地再没有了。但这点人口,对比岛屿的面积来说,太过简陋。有人口的土地才是土地,没有人口的土地,不过是荒野,无甚用处。

经营一地,不是经营产业,经营产业除了主事的自己派之外,还可以在当地雇佣,这经营一个岛屿,却是要人举家迁徙,在岛上安家落户的。

现在又不是现代那般人口流动大的社会,不是过不下去,一般不会有人愿意长途跋涉的迁徙,何况,流求在时下的人眼里,那就是个荒僻不毛之地,就是朝廷流放犯人,也不会把人流到那种地方。

这样的一个地方,怎么招徕人口?流放都没人去的地方,只望招徕流民……又不是游戏,还能自动刷出人口!没有人口,难道只靠张氏一族自己发展吗?

张昌宗再度哑口无言。

刘婴也知道要给上司留面子,没有太过逼问,继续道:“人口这个问题且不说,可以先放在一边不谈,但是,安危却是重中之重。其实,即便明公有自立之意,属下也会劝诫,时下朝廷威加海内,为了威信,当不会放任,届时,安危如何自处?”

张昌宗被说得心服口服,诚心诚意的拱手请教:“然开疆拓土如何?”

刘婴立即道:“属下记得将军在定州守孝时曾说过要请朝廷设立海关,抽取海贸商税的想法?”

张昌宗点点头:“对,先前那些资料里,儒孙当能看出来,凡能参与海贸的,皆是大商家,获巨利而不以税凡哺国家,长此以往,于国于民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