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来历

书剑盛唐 断刃天涯 3304 字 9个月前

当的一声,李靖手里的酒樽落在桌上,滚了几下掉在地上。人也惊的站了起来,丝毫不见老人的行动迟缓,敏捷的冲到门口,看看门外没人,这才回来缓缓落座,闭目不语。

“自成,你的老师是个什么人?”李靖睁眼了,目光如炬,狠狠的瞪过来。

李诚知道不能说实话,但这个问题又必须回答,否则很难被李靖这种人接受自己。说谎是很难逃过他的眼睛的,所以李诚干脆说实话:“我算一算啊,我的老师很多啊,十个总是有的。从三岁开始,一直到……”

李靖一抬手,打断他的话:“不要说了!”一个人有十个老师教出来的,难怪如此天纵之才。至于真正的答案是什么,李靖不敢知道了。只是问一句:“这些人,何在?”

李诚一摊手:“都不在这个世上了。”这又是一句真话,李靖听了不禁想歪了:“当年我的义兄,非要去东海寻仙……”李诚一抬手:“别骗人啊,虬髯客的事情,我可是知道一些的。”李靖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死死的盯着李诚:“义兄何在?”

“他好的很,不用操心。回头卫公关注一下,有没有南蛮的奏折,就知道了。”李诚这么回答,是因为就在今年,有南蛮奏折悦:海船千艘,兵甲十万,入扶余国,杀其主自立。

李靖稳稳的坐回去,觉得自己有答案了,李诚从小呆的地方,一定不是大唐本土。应该在海外某个仙山,李诚说那些老师不在了,一定是升仙了。觉得有了答案,李靖便露出了微笑:“自成,你的老师们就没留下一点什么宝贝?”

李诚给他个白眼珠子:“知识是无价的!这就是老师们给我最大的财富。卫公,俗了啊。”

李靖哈哈哈大笑,没有再追问这个问题。他可没想过什么长生不老之类的事情,不过还是很八卦的问一句:“自成,就没学点仙家的道法?”李诚听的是目瞪口呆,感情这位想到这上头去了,忍不住顺着李靖的意思诱导他:“我可没那个命。”

“那是,没有仙骨,练死都白给。你小子,居然没这个命,太开心了。”李靖能落井下石,那是一点都不耽误。这个时代,关于神鬼之说,还是很有市场的。

“此事,出门在下就不认账了。”李诚特意交代一句,李靖瞪眼,气的胡子乱抖:“竖子,教导老夫耶?”李诚无语之极,站起来拍拍屁股:“以后您这请我都不来。”

李靖在身后道:“自成,老夫那义兄,真如你所说?”

李诚回头笑了笑:“自己去找奏折看,别问我。”说着摇头晃脑的去了,居然就这样搞定了李靖,以后别人问自己的来历,李靖会主动制止别人去打听。关系到虬髯客,他比自己小心。虬髯客的记载,是看见李世民认为就是真天子,然后把家财给了李靖,帮助李世民打天下。呵呵,胡说八道!不是看到李唐得了天下大势,事不可为,他能走?

李靖瞅了瞅李诚,看看他手里拎着一个酒坛子,还有一刀纸,脸上露出不满之色:“啧啧,看把你给抠的。登门拜访长辈,你就带这两样东西啊?”

李诚不紧不慢的走到桌子前,抄起镇纸,咔嚓,给泥封砸开,掀开盖子,然后才笑眯眯的看着李靖:“卫公,不要我可带走了。”

“你敢!看把你能的!”李靖把手里的书丢一边,抓住酒坛子,抱在怀里深深的一嗅,脸上笑开花了。要不怎么说老人有时候跟孩子似得的呢?这都六十多了,闻着好酒的味道,脸上那个陶醉啊。“竖子,算你有良心。那个草纸,干啥啊?”

“如厕用的,有了这个,可以告别厕筹了。”李诚笑呵呵的回答,就等着看李靖的反应。

老家伙手一抖,差点把酒坛子给摔咯。赶紧抱紧了,冲李诚瞪眼:“你才用厕筹呢,你们全家都用厕筹。”说着觉得不对劲,先起身放好酒坛子,然后才过来,围着一刀草纸看了一会,捻着胡须点点头:“不错,是个生财的路子,用过了么?”

这就是人精啊!什么事情在他哪里,除非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不然很快就联想到要点。

“没用过敢给卫公送来?放心,装了整整一袋子,够您用一年的。”李诚说着话,拿出几分协议,往桌子上一丢:“再看看这个。”

李靖看看他:“又搞什么鬼?”说着拿起协议,从上往下看,看完之后不说话了,凝神盯着李诚:“啥意思?”李诚歪歪嘴:“卫公,这就不厚道了,明知道这是在下的保命之法。找几个靠谱的,把这些股份分咯。说起这个事情,一肚子的火。酒拿来,边喝边说。”

李靖嘿嘿一笑,先回答老夫:“你就带了一坛酒?”李诚一头的黑线:“就知道卫公是这反应,放心,给你带了两坛,一坛子在这,一坛子让管家收起来了。这酒来之不易,留着过年喝,以后每个月,都有一坛子奉送。就当是还您的人情了。”

“啊呸,老夫的人情就值这点酒?”李靖脱口就喷,完了看看手里的协议,笑了:“加上这个,差不多了。来人,弄点下酒菜来。”

两人就在书房里喝上了,李诚竹筒倒豆子,把草纸的事情都说了。最后叹息一声:“门阀,没一个靠的住的。”李靖重重的哼了一声:“那是你遇人不淑,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忘记了,卫公也是门阀出身。”李诚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丝毫没有认错道歉的意思。李靖也没生气,只是笑道:“竖子,知其一不知其二。门阀者,国之基石也。门阀于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李诚噗嗤一笑,李靖瞪眼:“笑个甚?”

“卫公,欺小子不读书么?相辅相成,为何不说相生相克?”李诚压低了声音,李靖听了,眼神里闪过一道惊诧,看了一眼李诚:“竖子,是个明白人。说点别的吧。”

很果断的,李靖换了话题,这话题太敏感。隋末之乱,得门阀者得天下,为啥呢?因为人才。门阀汇聚了天下九成以上的人才。谁能得到门阀的支持,就有足够的人才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