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源兴丘陵族 奉谕远学艺

龙遁江湖 夫良 2260 字 9个月前

亲兵廖永贵驾着马车,廖国泰和小厮廖杰坐在车里,车帘布并没放下,而是挑挂在车门框上。廖国泰一脸兴奋的问:“贵叔公,回巢湖庄子咱们路上得走三天吧?”,“是啊公子!赶慢得四天,骑快马不用两天,您别着急,夫人吩咐咱们路上走慢点。”廖永贵头也没回的说着,顿了顿又道:“车后还拉着许多送给族里长辈的礼,车赶太快会颠簸厉害。”。

廖国泰探头望着沿路的风景,对廖永贵说道:“那咱们就慢些吧,路上好景致!”,“公子您还是把帘子放下进车里去,外边风大别冷着。”廖永贵边赶车边叮嘱着。

然而廖国泰在应天郧国府拘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出来游历了,一时那管顾这些。廖国泰看着眼前闪过满山的冰溜和挂在树枝头的霜花,漫不经心的说:“贵叔公,你就赶好车,我和廖杰就爱看这冰封景致,没事,冻不着我们。”廖永贵虽才四十岁出头,廖国泰语气里却透着对他的尊敬,这源于他是和自己祖父在族里是同辈分的人,年少时就跟随祖父征战南北建功。

第四天临近中午,廖国泰一行三人已到巢湖渡口码头,廖永贵停下马车,侧身挑开车帘子说:“公子,我们到渡口了,咱们是在这先吃干粮,还是回到庄子里再吃饭?”,车里廖国泰听了一跃而起问:“哦?终于到巢湖渡口了吗?”,说着走出车厢跳下车来,伸手往头顶把发髻撸了撸,张望着茫茫无际的巢湖,伸着懒腰说:“我们先吃干粮,等渡船来。”,廖永贵答应了一声,却拔腿走到渡口边上,脸对着巢湖猛嚎一声:“哟嘿喔噢”,洪亮的声音霎时在广阔的湖面上飘荡开来,逐渐扩散逝去,如此这般嚎了几次。

廖国泰好奇的问:“贵叔公你这是干嘛啊?”,廖杰笑着说:“公子这您就不知道了吧?这叫‘喊渡’!”,廖永贵笑问:“小杰你怎么懂呢?”,“我父亲和我说过,说是‘喊渡’也有分急和缓的是吧贵叔公?”,“嗯,你还真知道。”廖永贵说完冲廖杰招手,让他下车。

廖国泰接过干粮边吃边问:“贵叔公,你懂喊渡,那是怎么分出缓急的?吃完干粮你得教我!”,“行,我们一会上了渡船我教你们喊,渡船来了,你们快吃!”廖永忠边说边把马车后面装着的礼箱搬下来。廖国泰拧头朝湖面望去,远处还真是隐约可见一船杨帆而来,渐渐看得清晰,廖国泰不禁兴奋的挥舞着手臂,口中嗷嗷叫喊。

半柱香功夫,渡船靠了码头,降了帆,船夫放下甲板,口中大声问到:“尊客,你们是要去往廖家水寨吗?”,廖永贵听声音耳熟,高问一声:“来的是清远叔吗?”,“是啊!尊客是打哪来?怎么认得我?”老船夫疾走几步上前,盯着廖永贵一阵看,“清远叔,多年不见,是我永贵,我陪大公子回来庄子,给国公爷祭坟来了!”廖永贵给口中的清远叔作了个揖行礼。

“哎哟!是永贵侄啊?!大公子在哪呢?快领我见见!”廖清远拉着永贵的手问,激动得脚步都趔趄着,“晚辈卫贤给太叔公请安!祝您老人家身体康健!”廖国泰走近前给船夫廖清远躬身作揖行礼。廖清远听了却“噗通”一声跪下还礼说:“老奴受不起大公子这礼,老奴给大公子磕头!”说着朝廖国泰连磕了几个响头,从船上接连下来的两个人也跟着跪下磕起头来。

廖国泰急忙也跪下磕头还了一礼,站起身来扶起廖清远说:“太叔公,父亲大人曾教诲卫贤,若没有族亲、族里当年舍命相帮祖父起事驱胡虏,当朝便没有郧国公一门!故族恩之大卫贤不敢忘。”,廖清远听了“哎啊”连声,口中喃喃说到:“大公子小小年纪知礼明事,尊长爱族,真乃国公爷之福啊!”。

一阵寒暄后,船夫帮着廖永贵把礼箱抬上船,又把马车解开,牵马上船,待廖国泰坐定才撑杆调头杨帆起航。渡船行到一半,廖清远从船舱里拿出一个黄牛角,走上船头冲着水寨方向吹起来,那声音雄浑而悠长。廖国泰觉着新鲜,也走到船头甲板上向远处张望,禁不住好奇问到:“太叔公,您这是在干嘛?”,“哈哈,大公子,我这是给水寨和庄子提前报信,有贵人来水寨了,叫人出寨来迎您呢!”廖清远兴高采烈的说着,还不忘连声催促驾船的再驶快一些。

廖国泰又想起喊渡的事,缠着廖永贵教他喊渡缓急的诀窍,廖永贵只好给他细细解说起来,又示范了好几回廖国泰才懂。廖清远看着廖国泰说:“大公子真好学,也是,咱们廖家水寨这一脉是靠着行船兴起的,族里的小孩都得懂这些规矩、门道,可不能扔咯。”,说话间,船已行至水寨码头,此时寨门口和码头上早已挤满了人,站最靠前的是几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拿眼眺望着船上,当中一位高声问到:“清远,谁来水寨了?听守寨的人来报,说你还吹起牛角号了。”。

“族长!是国公爷的大公子回来啦!”廖清远放下甲板冲老者喊,立在船头的廖国泰听着是族长出迎,急忙下船冲着几位老者就拜。“晚辈廖卫贤给族长老和众族爷爷磕头行礼问安!”码头上众多人听得清楚,人群顿时一片沸腾起来,接着哗啦啦就跪下一大片人,唯有几位族老站着。当确认是国公爷之孙回来后,族长老也连忙躬身作揖回礼,扶起廖国泰连连口称:“不敢受大公子如此之大礼!”。

廖国泰起身后说:“族长和族老们为尊,受得卫贤晚辈的礼,望族老教诲!”,族长激动的说:“大公子这般谦逊有礼,是敬老重孝之人啊!不失尊贵身份,快回庄里说话,国公爷家奴前边领路吧。”,人群簇拥着廖国泰到了庄子前门,门柱联上篆刻着‘汝南世泽,五经家声’,廖国泰趋身细看,伸手摸着这对楹联。

族长问廖国泰到:“大公子知道五经是那五经吗?”,“卫贤知道,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晚辈还都读过。”廖国泰恭敬的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