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杨帆千里行 锦绣山河壮

龙遁江湖 夫良 2212 字 9个月前

付钱写好呈报文书,里面详细汇报了付宁交办的事务回禀,和廖国泰这一路的行程踪迹,然后封蜡并盖上私人信戳;付钱又拿出报文印凭交给薛峰祺确认,所呈报文书才在驿站入加急档转递往应天府。

办完文报的事,付钱没多在驿站停留,出门上马返回九江府寻找廖国泰。付钱在九江府斜对面小茶馆看见廖国泰的马束在门外树下,便也下马进了小茶馆。

“哥哥,我在这呢!”正喝茶的廖国泰抬头看见付钱进店,忙抬手招呼。

付钱落坐后店家也送上一大碗茶,他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吐着舌头问廖国泰:“这什么茶?又辣又苦的?”,廖国泰笑着说:“我刚才也问了店家,他说这是九江府地界特有的姜茅茶,喝了祛风除湿,生津解热,我的喝完了,现在正冒汗呢,你看!”,付钱见廖国泰对自己去驿站投公文的内容丝毫不问,倒是佩服自己的兄弟能沉住气的性子,真非比常人。

二人喝完茶闲坐了一会才出来,刚才付钱留心听着店里喝茶人的所有谈话,七八人聊天却没一句提到关于朝政时局的。二人牵了马商量着往回走,看着九江府街道竟没有码头集市热闹,便又策马原路返回码头。

当廖国泰和付钱回到码头时,廖永贵正和廖杰几个人正着急要上岸来寻找他俩,看到他们回来便作罢了。“大公子,我们得乘着天色还早,把船开往湖心过夜,湖心水流轻缓适宜停泊,码头湖道狭窄暗流湍急,来往商船又多,过夜不安全。”廖永贵说完就命起帆开船,廖国泰和付钱相视而笑。

毕竟还是初春,天色暗得早,戌时未到湖面就已暗了下来,廖永贵远见有透过来的灯火,便命船往灯火处慢慢行去。

廖国泰、付钱两人一直站在船头看着湖景,夜色起来时湖面像蒙上了一层纱幔,更是一种情致。

当船行近灯火处时,两人才看清是一整排的船停泊拼靠在一起,隔船挂起的灯笼,居中大船上首尾挂的灯笼上都写着世采两字,廖永贵吩咐船夫把灯笼也升挂起来,灯笼上却写的武威两字。

廖永贵对廖国泰说:“大公子,咱们在这遇到自己人了,今晚有酒喝了,哈哈”。

廖国泰和付钱没明白其中的意思,不约而同的问:“自己人?怎么说呢?”。

廖永贵说:“不懂了吧?这灯笼上的世采是个堂口,咱们的武威也是个堂口,不是同族就是同宗啊!”,两人都“哦”的一声,算是明白过来了。

大船上的人看挂着“武威”灯笼的两艘船在夜色里靠过来,大声问:“客人是打哪来?泊靠过夜吗?”,“嘢!我们打巢湖来,今晚泊靠过夜。”廖永贵朝船首的人大声回到。

两船慢慢并在一起,大船上放过搭板,意思是可以过船搭话。

一长排停泊的船首、船尾上面,站着许多船夫,正看着廖国泰一行人登上大船船首。此刻船首上站着两位出舱来迎的中年男子,“晚辈打扰船老大了,只是夜色已暗,不便行舟,只有结伴靠泊,叨扰!”廖国泰和身后的付钱、贵叔公一同抱拳施礼说到。

为首的中年男子身形魁梧,也抱拳回礼,连说:“贵公子们客气,行船在外跑江湖靠的就是朋友,行船灯笼上挂着武威,又来自巢湖,想必公子姓廖?”,廖国泰心想,贵叔公真没说错,男子一出口就道出自己的来历,忙应到:“晚辈正是姓廖,字卫贤,敢问叔叔名讳?”。

“哈哈是同宗啊!我也姓廖,咱们该以叔侄相称了!”中年男子说完立刻命人把桌椅抬出舱来,摆在船首极力让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