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国泰三人正循着山道小路往山上走,山顶忽然就响起一声悠长的钟鸣,钟声在山峦谷壑间传出去很远很远,良久还有回响。“听这钟声该是午时,山上果然有庙宇,定边将军应该就在庙宇里,咱们走快点。”廖国泰对付钱、贵叔公二人说到,“卫贤弟弟,这里真是修行学艺的好地方,快入夏了,你说山上会不会有猛兽出没?”付钱总有稀奇的想法,可他还是真有些担心廖国泰的安全。
廖国泰在一棵参天大树荫下放下包袱,对两人说:“贵叔公、哥哥,我们就先在这吃点干粮再接着上山,应该已快到山顶。”,三人就坐在树荫下吃着干粮,望着这四面都是环山围抱的风景,春风阵阵拂面,觉着很是惬意清雅。
三人正吃干粮望着风景,忽见一僧人从山上下来,到的跟前廖国泰迎上去抱拳问:“请问这位师傅,山上是否有一位高僧叫定边师傅?”,僧人听问,双手合十说:“施主有礼,此山只有“紫云寺”一宇,僧伽禅房五间,共一十四人,法号定边禅师的没有,施主是要布施还是做法事?”,付钱上前行礼说:“禅师,我们是来布施,可也想见见一位得道高僧,他原来俗号定边,如今不知道他老人家法号;只是他身材魁梧,留有美髯,今恐六十余高龄。”,廖国泰又赶紧补充到:“他老人家还知天文地理,擅岐黄术!”。
僧人听他们如此一说,想了想说到:“身形态貌、年龄如施主们所说的倒有一人,也擅岐黄,他是我们这挂单的‘沐云’僧人,常在西霞山穴居修行,今日正好在寺里讲禅,不知是否是施主要找的人。”,廖国泰和付钱听了互看一眼,心中窃喜不已,此人当是要找的定边将军没错。
三人拜谢过僧侣,并劳烦他顺道告知山腰的廖杰,让他今晚去山下借宿农家一宿,今日不必再等着他们,僧人颔首两手做十下山而去。
很快,廖国泰三人就登上山顶来到寺庙,庙宇虽不大,看着却已历经数朝,阁匾金字脱迹,墙体斑驳。三人来到殿门口,听着大雄宝殿内正有法师讲禅,便没敢进入殿内,只是远远站着张望着,耐心等候。
廖国泰三人等了一个多时辰,看看太阳日照,算时辰该是近申时,众僧人却还没出宝殿,廖国泰不知殿内法师何时才能讲完禅,便命廖永贵看着,自己和付钱在寺周围闲逛起来。“哥哥快来看,这有一眼泉水,想来寺里喝的就是此水。”廖国泰用手拘起一捧泉水尝了尝,招手叫付钱过来:“这泉水真甘甜!哥哥也尝尝。”,付钱蹲下喝了几口,略有所思的问:“弟弟,要是那定边将军不收你为徒,你怎么办?”,廖国泰望着远处起伏层叠的山峦说:“我应该能说服他收我为徒,大不了我就天天跟着他,缠着他,赖着他不走了。”。
“还是一会见了面再说吧,想来他不会老得变成糊涂顽固了。”付钱心里对于卫贤拜师成否心里没底。“哥哥,咱们出来也快一月,不知应天府我母亲可好,还有允炆哥哥、兴励、朱铖他们,出来才知道‘家中千日好,出门半日难’呀!”廖国泰有些发愁拜师的事,不禁想家和亲人。
“我下次想办法给你打听应天府的事,我在这陪你,等你拜师成我再复命去。”付钱拿话安慰他。两人正说话,廖永贵跑过来禀报:“大公子,僧侣法师们出来了,我们过去吧?”,廖国泰精神一震,说声:“我们走。”三人朝大雄宝殿走过去。
廖国泰三人在宝殿门前看着众僧人一个个出来各自散去,当中却没有留着美髯、身材魁梧的老僧。廖国泰忙与付钱、廖永贵二人进入大雄宝殿,迎面正对三人的,是一位身形瘦小而精神矍铄的老法师;可还有一位背对他们正打坐的人却看不到他脸,可背影身形健硕。
老法师看廖国泰进来殿中,举目而望,身后还有两随从侍立一旁,年少却又气度不凡,施礼问到:“施主从何来?是要布施吗?还是请僧做法事?老僧是此庙主持,法号虚桓。”,廖国泰躬身施礼说:“主持法师,晚生听闻寺里有位高僧,法号‘沐云’,今日特来拜见,如若有缘,当为寺中菩萨重塑金身,修缮庙宇,增主持修为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