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颁皇明祖训 游历江西境

龙遁江湖 夫良 2163 字 9个月前

洪武二十八年(1395)初,太祖皇帝朱元璋主持编撰的明朝典籍《祖训录》成刊,皇帝不仅为之作序,还命礼部刊印成书,次年重定更名为《皇明祖训》﹐并将首章的《箴戒》改称《祖训首章》,颁行至各个藩王府邸严旨着子孙遵习。

《皇明祖训》的颁行让各藩王感觉到了皇帝对自己王权的控制越来越紧,行使王权时能够‘僭越’的范围越来越小,不禁都暗自牢骚满腹,但一时又不敢明面上发作。

洪武二十九年(1396)春,太祖朱元璋对几位‘塞王’发出‘敕备边十事’诏书,这其中就有‘燕王’朱棣,这无疑是给自己手握重兵,整军备战扩张实力再好不过的正当理由。

于是,‘燕王’朱棣收到此诏书后,急令人找高僧‘道衍’到王府里来谋划商议,而这位法号‘道衍’的高僧,容貌和身体长得很是怪异,有个词用在‘道衍’身上恰如其分,那就是‘形容病虎’。‘道衍’高僧在朱棣刚分封为‘燕王’时就已经跟随其左右,一直为朱棣在大事情上出谋献策,俨然是个军师。

高僧‘道衍’仔仔细细看完皇帝颁发给‘藩王’朱棣的‘敕备边十事’诏书后说:“王爷,具体的其实诏书里都已写清楚,重点是这条‘广布置,防斥堠’,既然是广布置,事务实施起来就不单是布置边境,您还可以增加在其他二位‘塞王’府邸和应天府暗椽的布置嘛!”。

朱棣听完‘道衍’高僧这话已然明白了他的用意,点点头说:“嗯,如今父皇年事已高,明年就是他老人家七十整寿,父皇再怎么节俭朝中大臣都会上疏朝廷大办,届时若父皇不召我回应天,我也打算让炽儿、煦儿同去应天府代为行孝祝寿,许多事咱们得抓紧办,不能没有准备啊!”朱棣言下之意不单是祝寿,还有收集打探应天府其余情报。

‘道衍’高僧听朱棣这话不禁赞到:“王爷高明!其他‘塞王’若争抢着进京祝寿,恐又会引起皇帝猜忌,虽然王爷您刚擒获胡首将孛林帖木儿不久,可您还是安分守己待在此处练兵布防的好,让小一辈去,隔代亲。”。

“唉不是我多心啊!当年蓝玉征北回师,在我城外驻扎,蓝玉要送我一批宝马结交于我,我推说理当父皇先挑选没敢要,也亏得没要,不然‘蓝玉’案又得让人横生事端出来。”朱棣驻外戍边这么多年,也是尽心尽力为朝廷办事,但对夺嫡一事一直却也没闲着。

朱棣与‘道衍’高僧坐在正堂里正说着话,此时一个声音喊:“孩儿给父王请安!给师傅老人家请安!”随着话音一个女孩子身影闪进堂厅。

“玉裳!你都多大姑娘了,还这么没规矩!”朱棣脸带愠色的呵斥到。‘道衍’高僧呵呵一笑说:“郡主从小就不受拘谨,又随我习武多年,郡主如今已长成,王爷怕是不好管咯!”。

“嘻嘻还是师傅疼我,父王,我来找我师傅的,您和师傅聊完了没有?”玉裳问父亲朱棣,“我得让你娘赶紧在世家子弟里给你找个合适的人,明年就把你嫁出去!”朱棣故意把话说得斩钉截铁。

玉裳看着父亲朱棣说:“父王你只管找,只要他能在我手里走过十招,我就考虑嫁他!不然我毋宁死也不嫁,嫁个窝囊废误我一辈子,哼!”。

朱棣一听这话不禁莞尔说:“‘道衍’法师你听听她这话,是个女孩子家该说的话吗?让她习武反倒把性子给习野了。”。

‘道衍’高僧微微一笑,看着玉裳说:“郡主天生丽质,兼之武艺高强,是非一般男儿配不上,随缘吧。”,“哎啊师傅!我来找你不是说这些的,你传授的‘炽天剑’剑法和‘虔佛掌’掌法我已练了七年,如今该教我新武功了吧?”玉裳拉着‘道衍’高僧的手撒娇。

‘道衍’高僧瞪眼合十:“阿弥陀佛!这剑法和掌法你大哥都没学会,你倒先学成,真是聪慧刻苦,反正师傅是再没什么好教你的,郡主你还是多练轻功或骑射吧,要不再跟着你炽哥哥研习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