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中山桥一霸【下】C

那天河滩上站着两堆黑压压的人群,足足有两百多人。引来了京城很多人到河滩围观。若不群终于明白,这是要打群架啊。可他被围在人群里,走也走不了。

大司马和另外一个帮派的老大没有谈妥。他们都觉得是对方理亏,都去指着对方鼻子骂,骂着骂着就人身攻击,然后牵扯到各自祖宗十八代。事件的导火索和真相反而没人去深究了。世间很多误会都是这样产生的。

嘴巴谈不妥,就只好用拳头谈。

双方老大一声令下,两边的小弟一哄而上,打作一团,场面一度十分混乱。由于对面帮派有不少滥竽充数的家伙,一打起来就趁乱溜走了。大司马以一敌十,带着小弟很快就占据了上风,把对手打得节节败退,一群头破血流的小混混躺在河滩上呻吟哀嚎。

眼看自己就要败下阵来,另一帮派的人动了坏心思,有人开始掏出尖刀来捅人,一捅便倒下一个,效率极高。但北方帮派约架是有规矩的,不能动青子。不过那群人争强好胜,为了挽回局势,他们什么都不顾了。

当时若不群在一顿乱殴的人群里走来走去,东窜西窜,被那帮派认为是大司马的人,提着刀就要砍他。若不群被吓得两腿发软,站在原地动都动不了,等着别人来砍他。

还好那大司马眼疾脚快,飞起一脚将那人踢倒在地,大司马的小弟一拥而上,大司马从人群中走出来,朝若不群善意地笑笑,露出一对兔牙,把手臂搭在若不群脖子上,“兄弟,你很厉害嘛,别人砍你,躲都不躲的。”

“我不是你们帮派的。”若不群以为大司马把自己当自己人了,赶紧解释道。

大司马扫视他一下,见他穿着长衫,一副读书人的模样。大司马平时就喜欢和读书人瞎扯,他觉得读书人懂得多,但缺点就是胆小怕事又酸腐,不过眼前这人并不是这样。

“哦,那你跟谁混的呀?”大司马问道,“我看你那么文质彬彬不像是来打架的。”

“我跟着孔夫子混的。”若不群打起了马虎眼,“本来在私塾旁听,结果被你们的人拉到河滩边了。”

没想到,大司马听了哈哈大笑,“原来是我爹的学生,也算是自家人,我马帮正缺一个文化人,你就来当我的军师吧。”

大司马性情直爽,若不群也不是什么迂腐的书呆子,这样一来二去便认识了,也常常厮混在一起,谈天说地,饮酒作乐。

同时,若不群每日去老学究的书塾里旁听,下了课再与老学究请教学问,那老学究也喜欢他,常邀他到家中做客,待他如自己亲儿子。

若不群到老学究家中,发现他家里文武双全——庭摆千样兵器,家藏万卷诗书。

大司马在那一战后,京城里便没有哪个流氓帮派再来欺辱他们马帮,他闲来无事就在院子里舞弄各种兵器,大司马的小弟们,经常成群结队围坐在院子的墙头上看他舞枪弄刀,舞得虎虎生风,酣畅淋漓,惹得众人齐声叫好。

“刀耍得再好又如何,不过是匹夫之勇。”老学究看了一眼院子里大呼小叫的众人,摇摇头道。

“老师,时代变了,文武各顶半边天,大丈夫当提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若不群帮大司马说好话解释道,“司马大哥可以去考武举,考上了武状元就能当大将军了。”

“就他?!”老学究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您可以让他试一试。”

后来若不群和大司马商量好一同参加考试,一个科举,一个武举。果然不出老学究所料,大司马没考上,他连初试都没过。初试的时候,考官让他打一套军体拳看看他的水平,大司马说他不会,考官说哦,那你下去吧。于是他直接被淘汰了。

“军体拳就是花拳绣腿,打架时有卵用?谁学谁傻逼。”被淘汰后,大司马在家里蹲着如是说道。

不过若不群就不一样了,他会考时文思泉涌,下笔如流,倚马可待,再加上老学究给他考前押了题,最后他高中进士,还进了金銮殿参加殿试,虽没夺得状元榜眼探花,但也给皇上留下好印象,接见了他,问了些话后,大手一挥,直接让他去某州当知州。

若不群是个天生当官的材料,人情练达,交友广泛,又喜欢凑热闹蹭热度,和许多权贵打成一片,没过多久他就因政绩优秀,再加上人脉关系被调往京城任职,仕途一片光明。

回到京城,大司马还是个小混混,而若不群已经慢慢当上了吏部侍郎,官居正二品,每天都上朝觐见皇上。不过若不群没有忘本,他记得大司马救命之恩,还有大司马父亲帮他考前押题。他于是向皇上多次举荐大司马,说他武艺如何高强。

“武艺那么高强怎么没中个武举呢?”皇上问道。

“这……武艺高强又不一定中举……”若不群不知如何解释,嘴里全是些之乎者也的东西。

不过皇上听多了也烦了,最后也答应了,直接让大司马进军当个参军。

就这样,京城的流氓头子摇身一变,成了出谋划策的军人。不过那大司马虽然不会打军体拳,但是打仗有一套,想出很多稀奇古怪的招数,什么逡巡观察,什么正方形三角形野外打法,那时多战乱,大司马自己指挥士兵打了几场胜仗,有了军功,升职也很快,很快从参军升为了有头有脸的镇军将军。

这样一来,一文一武,一内一外相互依存,在朝廷上形成了以他两为中心的政治利益集团。若家和司马家之间私底下交往也密切,不过两人之间的情谊也不像最初那么单纯了。

不过这些往事说多了倒显得累赘臃肿,没有画面感,也没有爽感,倒不如回到正题。

·

上回正说道小司马为若家老妇人献上黄山古松作为寿礼,几人正在庭院里说笑一番。忽然听得门外有人请见,门人前来报道:

“百花楼的王升久,来给老祖宗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