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手里拿着检查抖动着怒斥到:“这是什么?这是什么?啊?”队长觉得自己激动的有些失态,冷静了一会儿,又坐了下来。
顿了顿,继续说:“这是检查?这不是让你作报告,是让你从思想上剖析自己,反省自己。对不起谁?对不起同学哦?真正对不起的是你自己,关其他人屁事!”
于卫此时头脑一片空白,低着头,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地下,不知如何是好。
“回去重写!”队长严厉地说到。
于卫站在原地,茫然的没反应过来。
队长见他没动,用威胁的口气说:“你是要处分呢?还是继续写检查?”
“继续写检查!”于卫反应过来后,不假思索地回答。
“走吧!”队长说,于卫赶忙逃出了队部。
处分对于军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于卫与洪斌私下里仔细分析了情况,感觉这次的错误,不至于给处分,关键是态度问题,猜测只是猜测,毕竟心里没底。
这样的分析后,让于卫在队长面前装出唯唯诺诺的样子来,表现出自己害怕的神态。使队长觉得达到了恐吓的目的,就没必要进一步处理。
对于第二份检查,于卫绞尽脑汁地想了半天,不知如何下笔,才能在队长那里通过。
经过两天认真思考,于卫艰难地写出了第二份检查。
检查
尊敬的队领导,同学们:
我于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不假外出跑回了家,犯了严重的错误,给一班、一区队抹了黑,我深感内疚和自责。以下对我的行为做深刻的检查。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上对组织纪律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刻领悟军队《纪律条令》的重要性,执行纪律的意识淡漠,不能对照《纪律条令》严格要求自己。
二、平常对大队的各项规章制度置若罔闻,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没有认真执行,导致了这次的严重错误。
三、抓领导的话把子,将区队长开玩笑的话当真,存在侥幸心理,想试一下的心态,导致了这次的严重错误。
四、与洪斌同学串通一气、同流合污,没有从正面积极地考虑问题,而是从负面考虑问题,导致了这次的严重错误。
根据以上所犯错误的严重性,针对以上几点原因我做了深刻反省。一想到那么多家在边城的同学,他们同样在班里,并没有回家,感到自己是多么幼稚可笑。冒着触犯纪律的危险,那么晚跑回家,只是睡一觉,真是得不偿失。
区队长只是开玩笑的说了一句:“你们想走就走呗!走一个试试?”的话,让自己信以为真,抓了领导的话把子,好像能够得过且过一样。
还没有真正的独立,以家为念的思想不时地流露出来,将大集体观念淡漠,使自己辨不清方向。
我决心纠正所犯的错误,并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新认真学习《三大条令》和大队、四队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严把《三大条令》神圣不可触犯的关卡。
二、关心集体、融入集体,将自己的行为与集体挂钩,做每一件事情前,考虑好应不应该做?能不能做?会不会影响到集体的荣誉?
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认知世界的能力,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做出格的事。
四、从这次的错误中汲取教训,清理自己的思想杂念,严格管理好自己,使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尽快成熟起来。
以上是我的检查和今后的整改措施,希望队领导和同学们监督我的行动,在思想上帮助我,走出阴影,迎接未来!
检查人:于卫
第二次的检查,勉强过关。
按照队长的话讲:自我剖析还不够深刻。于是,马队长又让于卫每个星期写份检查交到他那里。看看是不是一次一次觉悟有所提高。
于卫心里对马队长恨之入骨、咬牙切齿,心想:你这个“根号二”“矬地缸”“大皮鞋”他妈的竟拿我出气,小心以后有你好看!
于卫写完检查的第二个星期,处理结果下来了,下午在队门前队长点名批评了于卫、洪斌俩人。
马队长严厉地说:“我们的两名同学,于卫、洪斌俩人于去年12月31日晚不假外出,在外住宿,违反了纪律,后果严重!”
同学们都在仔细地听着,尤其于卫和洪斌,心里七上八下、焦躁不安。对处理结果两人虽然有最坏的准备,可毕竟到了该宣布处理结果的时候,内心有很多种假设:会给处分吗?是什么处分?纪律处分还是警告处分?心里总是平静不下来。
马队长这时的言辞缓和了下来,接着说:“鉴于对两名同学经过这段时间的批评教育,已经认真反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根据俩人近阶段的表现,经四队党委研究决定给予于卫、洪斌俩人分别‘降作风成绩一等,纪律成绩一等,共两等’的处理。”
“希望两名同学以此为戒,进一步地改正自己的错误,争取早日恢复正常,‘降成绩两等’不是永久地跟着你们,在你们表现好的情况下,是可以去除的。也希望大家汲取他俩人的教训,不要犯类似的错误,不管是谁?如果触犯了纪律,决不轻饶!”
回到班里,于卫急切地问大家:“‘降成绩两等’是啥意思?有谁知道?”其他人知道的也不确切,只听杨新立说到:“管什么呢?只要没给处分,都不算撒!”
于卫听了这话,心放了下来,又来劲地说:“处分算个屁!有一个背着,两个扛着,我根本不在乎!”
班里的人哈哈大笑。
于卫内心深处对马队长存在感激之处,本想处理结果最少是一个处分,没想到只是降成绩,马队长这人平时看着凶巴巴的不近人情,关键的时候还是挺慈善的。
马队长有着高超的管理经验,看到批评教育的结果不错,处罚的措施是以治病救人为主,目的达到了,就不会给严重的处理。
但是于卫的检查还继续要写,一星期一份、雷打不动。
到了五月中旬,于卫的全休病假已休完,队长让于卫参加正常操课,于卫出了两天早操后,感到身体不适,请假到医院复查,结果气胸再犯。
这次再犯没有上次严重,还在右胸,只是进了少量的气,医院要求住院,于卫没在野战医院住,而是住在了医疗条件更好的边城军区总医院胸肺科。
这一住又是两个星期,待完全康复后于卫归队,将出院证明和全休假条交给了队长,队长看了看说:“就按医院的诊断办呗!除了上课你其他事情也别干了,注意休息,身体是本钱,先把身体养好再说!”
看来这次马队长真是相信于卫,以前还怀疑于卫有装病的嫌疑。
马队长的决定,又让于卫有了亲切感,队长并不是那么可怕的。
于卫总是关键时候得病住院治疗,这让一区队的学员们很是羡慕,都想着自己怎么不得场病也住住院?
夏江开玩笑说:“你每次关键的时候,总能住院,逢凶化吉,妈的的,运气实在太好!”
“你妈,谁好像愿意得病似的,疼的时候,你能体会到吗?”于卫回嘴说到。
“哎!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得个病,又不用出操,又不用出公差,多好呀!我也想得个病,来减轻在这方面的痛苦!”夏江笑着说。
受到处理,洪斌再没有那么张扬,干什么事情都很低调,他喜爱下围棋,而且水平很不错,居然是业余四段,闲暇之余自己手举个棋谱书,眼睛盯着棋牌,一步一步的拆棋。
围棋对于卫来说并不陌生,在渭南上高中的时候,经常见到表哥冯楠和厂里的同学一起下棋,由于当时学业繁重,没有机会学。
洪斌几天连续的举动吸引了班上的同学,于卫是他的下铺,经常能看见他在上铺拆棋,也饶有兴趣地看,看着看着来了兴趣,便对洪斌说到:“这个围棋挺有意思,教教我吧?”
洪斌并没有抬头,淡淡地说:“这个下起来麻烦!”
于卫见他没答应的那个意思,便急了骂到:“你妈了个的,有点本事,还不想教是吧?”
见于卫生了气,洪斌转过头笑到:“嘿嘿!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水平也不高,谈不上教,你要有兴趣咱们一起下就是了,不过第一步你要买本入门书,看着下!”
于卫见洪斌松口,来了兴致大声说:“这个星期天我到新华书店买本去!下围棋能陶冶情操,向聂卫平学习!”
于卫学上了围棋,吸引了全区队的很多人都来学,夏江从小喜欢下棋,中国象棋是他的强项,也兴趣十足地学下围棋。
刚开始,洪斌让九子和于卫等人下,也没人下过他,两个初学者夏江、于卫则经常对弈,互有胜负。
二班石磊也喜欢下棋,围棋同其他人一样都是初学,有七八个人一起初学围棋,一休息就都兴致勃勃地在棋盘上捉对厮杀。
一个月过去,棋艺大有长进,洪斌已让到六子和他们下已感到吃力,又过了一个月让到了四子。
三个月后,只让先手了。还是洪斌棋高一筹,怎么也下不过他,只有当初学棋的人互相对弈。基本掌握了围棋的技巧,算是出师了。
于卫虽然不出操、不出公差,可也是队里的文艺骨干。在教导员的关心下,经常负责组织文体活动。
“扫舞盲”是社会上时尚活动,这股文艺风也吹到的通信教导大队,第二学年一开始,四队团委就组织跳舞。
地点在队里的俱乐部,用教导员提供的“三洋牌”的双卡录音机播放磁带。邓丽君的歌脍炙人口,费翔的歌时下流行。
开始学舞的学员们,男男女女搂抱在一起,洋相百出,不是踩了脚,就是磕磕碰碰。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大家的舞姿长进很快,基本上是翩翩起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