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花飞 天宇无际 5735 字 9个月前

“扫舞盲”是社会上时尚活动,这股文艺风也吹到的通信教导大队,第二学年一开始,四队团委就组织跳舞。

地点在队里的俱乐部,用教导员提供的“三洋牌”的双卡录音机播放磁带。邓丽君的歌脍炙人口,费翔的歌时下流行。

开始学舞的学员们,男男女女搂抱在一起,洋相百出,不是踩了脚,就是磕磕碰碰。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大家的舞姿长进很快,基本上是翩翩起舞了。

说到跳舞,只能在教导员值班的时候进行,一个星期进行两次,周三、周六晚饭后组织。

要是队长值班,可是万万不敢的。

一次马队长值班,在同学们的极力要求下,三区队长张玉是团高官,在她的带领下团委组织了舞会,被队长发现后大怒,将六个班长一顿猛批,班长们都说是团委组织的。

马队长又将于卫叫到那里,问到:“你们怎么回事?”于卫这次有教导员撑腰,没有像以前那样到队长办公室就心惊胆战、怕得要死,反而是理直气壮。

“是同学们要求的,团委组织的,教导员允许的,主要是丰富大家的业余活动!”于卫回答到。

队长带着怒气婉转地说:“那你们也得告诉我一声吧?最起码我还值班嘛!”

于卫经过这么长时间与马队长打交道,基本上掌握了马队长的脾气性格。“我们考虑不周,下次一定报告您!”于卫谦虚地说。

私下心想:也不想想,要是告诉你这舞会还能举办成吗?

由于马队长思想上的抵触,在他值班时,团委不会组织舞会了。但只要教导员值班,俱乐部总是一个星期两场舞会,搞得大队的年轻教员也来积极参加。

教务处有个年轻干部,名叫梁崇军,年轻军官,一米七五的个头,人长得帅气精干,只要四队组织舞会,就能看见他的身影。

梁崇军是大队的已婚干部,家属在口内,实在是憋得慌、闷得慌,正好是借着这个机会来个婚外恋吧!可不就是,他和十一班长盛洁好上了。

居然有一天熄灯后,盛洁铺上没人,经过一番调查,盛洁在梁崇军的宿舍,两人正在一起。

教导员得知后,气得火冒三丈大骂:“这个不要脸的,把我们四队的脸丢尽了!”

盛洁与梁崇军的交好的故事,在通教大队传得沸沸扬扬,大队领导找梁崇军谈话,这是严重的道德败坏。就因为这事,年底就安排他转业了。

盛洁在压力之下生病住院,暂时缓解了心理压力。

教导员在处理完这件事情后,认为最大的原因:是我们的学员还年轻,没有经验,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经不住诱惑,被那些不怀好意的人一骗,就上了当。

之后,四队内部开展了“洁身自律”的专项学习活动,主要目的是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洁身自好,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可也有女学员和教员谈上恋爱的,女学员“玻璃花”常虹和晶体管教员丁勤,他们之间是正常的谈情说爱,互相崇敬,没有影响到什么,毕业后两人成了家,成为通教大队的美谈。

于卫第二次住院归队前,老爸于忠诚教育他:“儿子,你现在知道部队的纪律了吧?这次回去你要‘夹紧勾子做人’(1),不要再惹事了!”

(1)注解:就是谨慎做人做事的意思。

于卫再次归队后,没有再张扬,争强好胜的性格收敛了很多。除了上课外就是吃饭睡觉。

“泡病号”已经是队里见怪不怪的事了,其他人也不再说什么,都习以为常了。

但于卫哪能耐得住性子,作为团委一员,不仅要组织舞会,还同大家一起踢足球。

兰州兵是当年分到通信训练大队的新战士,一共十名,在社会上都是些问题孩子,父母管教不住,最终被送到部队参军,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后,被分到了大队。

兰州兵有很多恶习,小偷小摸是一贯的作风,并且以此为荣。因为人多,他们虽是新兵,也仗势欺人,许多老兵都不敢惹他们。

于卫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大门值班的兰州兵小荃,小荃个头不高,娃娃脸,身体精瘦,看上去挺稀罕的样子,一口流利的兰州普通话,初中毕业就当了兵,只有十六岁,比于卫还小两岁。

小荃经常在他不值班时,抱着吉他弹唱《外面的世界》《外婆的澎湖湾》都是他的拿手歌曲。

于卫从小喜爱音乐,于是有机会和小荃交流,见到小荃的吉他甚是喜爱,经过讨价还价后,最终以十五元的价格买了过来。

要知道一把“红棉牌”吉他,最少也得三十块以上,因为自己觉得捡了大便宜。

学习吉他成了于卫出院之后最大的爱好,买了本《吉他六弦琴谱》,看着琴谱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学习,然后左手摁弦,右手分解拨弦。

刚学的时候非常吃力,摁弦的左手指尖,时间一长被弦割得撕心裂肺的疼,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左手的指尖被磨出了茧子,已经感觉不到疼了。

但又出现了问题,左右手总是配合不上,又经过一段时间,渐渐地有了感觉,《爱的罗曼史》是于卫学会弹吉他后第一首成型的曲子。

接下来又学了《雨滴》《西班牙斗牛曲》等吉他曲。其实,让于卫最渴望的事莫过于吉他弹唱了。

他加大了吉他和旋的练习,并在暑假期间和杨新立一起参加了,边城群众艺术馆举办的为期三十天的“吉他弹唱班”,使自己的吉他水平大幅度提高。

吉他弹唱在以后的岁月中更是于卫离不开的业余爱好。

女学员“二黑”“桥隆花”叫江红的女孩子,个头又高人又长得美,长相酷似电视剧《桥隆飙》中男主角的妹妹桥隆花,只是皮肤黑了点,就被冠名了两个绰号。

因为上课座位离得很近,她也有意学习吉他,于卫答应她一起学,就这样一段时间里,只要是星期天不回家,他们总在四队的后墙上练习吉他。

说是学,实际上是于卫本来就不高明的水平教给她练习,后来她觉得难学就没有继续下去。

于卫通过小荃认识了在大队印刷室工作的“俞头”,“俞头”大名俞卫革。

“俞头”年龄与于卫同岁,因为是高中毕业参军,在分来的十个兰州兵之中挺有威望,说话也管用。

由于于卫住了两次院,课程落下不少,为了考试能顺利通过,有意地接触“俞头”。

根据于卫了解,听小荃说每次的考试卷子,都要经过“俞头”印刷,是老式的油印。

于卫看到了希望,有意识地接触“俞头”套近乎,从他那里搞来考试题,刚开始“俞头”也怕危险,害怕如果被发现了,问题就大了。

每次只给于卫几道大题,后来渐渐地多给几道题,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于卫透漏出去,于卫也是满口答应,几次后发现没事,再后来“俞头”怕麻烦,就把卷子都给了于卫。

不光是于卫找题,别的队的学员也到他这里找题,应付考试。

于卫把找来的题,告诉与自己要好的夏江,然后再给自己班里的同学,想让大家一起顺利过关。

当然,各有门道,也有同学从教员那里搞来题,半夜开着手电筒夜战复习,每次考试都能够顺利过关。

于卫与吕程因为一句话,在教室吵了起来,后来两人气不过,约到吃完中午饭,选一个地方解决问题。

说白了就是打一架。双方各不服气。

郭浪虽然和于卫同桌,但和吕程关系很好,因为两家都是边城军区政治部大院长大的,郭浪从小就是吕程的跟屁虫。

郭浪充当了两人的中间见证人。

三人来到围墙外猪圈旁的一片空地上,吕程首先开骂:“哎!痞子子!(1)你咋那么话大?”

于卫毫不示弱地骂到:“你妈了个!你这个吊吊灰,卖勾子的,还欺负到我的头上来了!”

吕程被于卫激怒,冲过来打出一拳“冲天炮”直捣于卫面门,于卫躲过这犀利的一拳,顺势贴近吕程。

双手搂住吕程腰身,右脚使了个绊子,腰身一使劲,将吕程撂倒,一下骑在吕程身上,顺势从旁边捡起一块鹅卵石,就向吕程头上砸下去。

动作简直就是风驰电掣般、一气呵成。

正要砸下去的时候,站在旁边观阵的郭浪大喊一声:“把石头放下!不准用石头!”

于卫举着石头的右手顿时停在了半空中,心里骂到:你妈个,你到底向着谁?

实际上已经看出,这个同桌不是帮着自己的,而是向着吕程的,他两是一帮子,于卫刹那间心里没了底。

想到杨新立这个怂,本来叫他来助阵的,这个说是有事,这下不好,看来是祸不单行了?

听见了郭浪的喊声,吕程从惊恐中反应过来,在于卫身下颤颤巍巍地说了一句:“不能用石头打!”

于卫一想到自己最近倒霉的事情,被队长批来批去,本来就背,这要把吕程头上开了花,还不让退学啊?

想到这里,盛气凌人、冲锋陷阵的气势被消去了一大半,手里拿着石头,从吕风身上站了起来,吕程随即也站了起来,得以喘息的机会。

“把石头扔掉!拿石头算什么本事!”郭浪又说了一句。

这句话刺激了于卫,于卫最大的弱点就是不能被别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