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花飞 天宇无际 5735 字 9个月前

于卫苦笑着自言自语:“好!不那就不拿,谁拍谁呀?”

正当于卫转身扔石头的时候,缓过劲来的吕程已经快速打出一拳,直蹦于卫面门,于卫躲闪已经来不及,这一“暴拳”正中面门,于卫感到自己头脑发热、火冒金星,还没反应过来,第二拳又打在了脸上,鼻血顺势而下。

于卫感觉自己吃了大亏,盛怒之下扑了过去,与吕程扭打一团,于卫的鼻血止不住,流的到处都是,郭浪冲到两人之间将两人拉开。

于卫捂着流血的鼻子气得直骂:“你偷袭啊!早知道一石头砸死你!”

“算了、算了!走吧!到此为止,再打下去也没撒意思!”郭浪调解说。

“你妈,你等着!以后再说!”于卫捂着鼻子怒气十足地说到,为了止血赶紧转身跑到了食堂,用水冲洗。

不洗还好,一洗之下,鼻血是洗干净了,可脸上中了几拳,瞬间浮肿了起来。回到班里被几个人一顿用语言糟蹋,说于卫不行吗!被人打残了。

于卫气得直骂:“你们知道个球!是我心慈手软了,妈的!等机会一定再找回面子。”

吕程倒是很得意,在同学中宣扬他的战绩,于卫将他从他们班叫出来,臭骂了一顿:“你妈个,你就是个驴,再出去打走?恨不得当初那一石头砸死你!”

知道自己理亏,是乘人之危,吕程再没有提与于卫打架的事情。

刘文学区队长这个春天调走了,调到了一队当副队长,从正连职晋升到了副营职。

五月月中旬,一区队从大队机关又调来一个新的区队长,新来的区队长,叫聂海。中等个头面色白净,精神抖擞的样子看上去很严谨。

可一开口说话又觉得的好笑,因为一嘴的东北普通话,同学们很难严肃起来,让第一次听到这种口音的学员们忍不住笑出声来。

站在队伍前面,发现队伍中间有窃笑声,聂海带着怒气说到:“你们不要在我跟前牛逼,我知道你们是干部子弟,但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我见过的大官比你们父母大了去了,你们父母算个啥?所以不要给我出难题,放聪明点,出了问题我照样会收拾你们!”

他的开场白,实在是不怎么样,让一区队的学员们特别反感,瞬间就给他按上了一个绰号“白皮”,这个绰号和刘区队长的正好相反,也是对他两的皮肤的写照,一黑一白十分分明。

这个夏天,正直十三届足球世界杯举行,四队的男学员有幸在俱乐部看了部分场次和决赛的转播。

这是一届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世界杯赛,马拉多纳和他的阿根廷队主宰了一切,“上帝之手”和连过六人的世纪进球已经载入史册,这个跳着探戈的国度也成功地第二次举起了大力神杯。

通过世界杯同学们认识了马拉多纳、济科、莱因克尔、马特乌斯、劳德鲁普等世界足坛巨星,被他们的精彩球技所折服。

在几个爱好体育的同学计划着也踢足球,几个人凑份子买了足球,然后每天晚饭后到大队办公场所门前的一块土质场地上去踢足球。

先开始自己队里踢,到后来兰州兵加入,就与兰州兵踢。热火朝天的场面都把爱踢足球的大队教员吸引加入了进来。

当然少不了从小就爱踢球的于卫,因为害怕马队长看见,于卫交代好场下观战的同学拿了一只哨子,只要见到马队长来,就一定吹一下,于卫听见就会躲起来。

这样,由于场上人多,马队长一旦来也发现不了于卫。

害怕马队长看见的原因就是:队长会认为,操都不出的人,还能踢球?还是去出操吧!就不会再将于卫看作病号了。

于卫对于目前的病号身份很是认同,不能干体力活,但又不妨碍学习,何乐而不为,这样多自在。

马队长由于过分严厉,学员们都不喜欢他,有什么事也都瞒着他,心理上排斥他。

相对教导员却很亲切,很受大家欢迎。

于卫踢得开心,满场飞奔,球技高超,深得同伴的信赖,有球都基本传给他,于卫当然也不能辜负了同伴的信任,每场基本都能进球。

很多天都见不着马队长来,突然有一天马队长来到大队办公室前场地,远远看见马队长走过来,于卫就没有踢,而是在场下坐在地上观战。

马队长过来后看见于卫还嘱咐到:“于卫,你别上去踢哦!你一上去在别再闹出个气胸来,还没办法整了!”

于卫顺势笑着回答:“队长放心,我不会上去踢的,我还要为我的身体着想呢!”

“那就好!”马队长说完背着手走开了。

于卫暗自窃喜:好啊!队长竟信以为真。

放暑假了,从七月十日到八月三十日共五十天,八月三十一日报到开学。并安排七月三十一日返校日,主要由家住边城的同学来返校。

暑假于卫安排的时间很紧凑,不仅参加了群艺馆的“吉他培训班”,而且经常与高中同学在一起。

暑假经常去的地方,就是高中同学黄成的观赏鱼店,还经常帮他打打下手。黄成的鱼店虽小,可种类齐全,有墨燕、玉石燕、斑马、孔雀、鹦鹉、红财神、狮子头、金龙鱼、银龙鱼等等。看上去五彩缤纷、眼花缭乱。

在暑假期间,于卫将自己在四队俱乐部学的交谊舞,在社会舞厅抖搂了一下,感到自己差得很远。

一段时间里经常晚上去舞厅跳舞,徐燕兵是于卫高中补习班的同学,考上了司法干部,在司法干校学习,也放了暑假出来跳舞,他的舞步比于卫老练的多。

弟弟于兵当时在上高中,院子里的孩子和小公园的一帮孩子放生了口角,竟然打了起来,小公园的孩子找来大孩子要于兵一伙。

于兵他们找上刘占军外号“四娃子”,“四娃子”又叫上于卫和小公园那一伙谈判,最终和解。

很快到了返校的日子,于卫一大早乘公共车赶到了四队,见队长、教导员、区队长们都来了,吕程、辛远也在,夏江和杨新立两个人也陆续赶到。

女学员中,盛洁、田萱等五六个女兵也来了,大家在队长、教导员的招呼下大家齐动手将队部整理出来。

然后到库房取了面和盆,让女兵和面准备吃“拉条子”,几个男的到队里的菜地里摘菜。

四队的菜地里,辣子、茄子长出了好大,西红柿也红透了许多,只有豆角还有些小,不过不妨碍吃,不一会几个男学员就摘了很多,一路上笑呵呵地抬回了队部。

菜地经过了去年底的翻地施肥,年初的播种,如今已结出硕果。由于忙于学习没有时间照料,虽然果实不像菜农种植的那么好,可也是纯天然的绿色食物。

张淑华教导员、张玉区队长组织女兵,炒了四个菜,西红柿炒鸡蛋、豆角炒肉、辣子炒肉和素炒茄子,分别装在洗干净的四个脸盆里。

之后,又忙碌着拉面,面已饧好,女兵们将面搓成小指般粗细,抹上油绕圈盘在脸盆里,渐渐地盘了两大盆面,又用两个空脸盆扣在上面,让面再饧会儿。

半小时之后,下面的水开了,再将脸盆里,盘好的面拉开,又长又细,下入锅中,不一会儿一盘盘雪白、细长、劲道的拉面端了上来。

拌上菜、加点香醋然后用筷子拌开,“香喷喷”的拉面,飘香四溢,十分诱人。

由于女兵都在忙着拉面,男兵们有幸先吃,拨上几瓣蒜就着吃,味道美极了,这可是在通信教导大队,为数不多的美餐。

等大家都吃完,每人又舀了碗面汤喝上,可谓是吃饱喝足了,美滋滋的!别提有多爽了!

这次的暑假返校,让大家更觉得是一次郊游,平常严厉的队领导,更是显得和蔼可亲。

上下级其乐融融的样子,让学员们忘记了这是在通信教导大队四队了。

新学年开始了,其他干部学员队都已毕业,边城军区面临调整,大队不再招收新的干部学员,只招收短训的战士队,四队学员即将成为最后一批关门弟子。

大队的干部人心惶惶,为自己的生计,忙碌奔波,主要是去找好的接收单位,还有些面临转业。

新学年刚报到没几天,队里来了一位新的男学员,居然穿着武警战士的服装,他的待遇很高,没有同学员们住在一起,而是同一区队长聂海住在一个宿舍里,这让男学员们刮目相看。

他到底是谁?哪里来的?怎么武警也能来这里上学?众多的疑问在学员队内流传。

不久便真相大白,他名叫肖青,据说他父亲是个老红军,现任通信训练大队政委,当年是他爸的警卫员。

经了解他之所以来这里,是混个中专文聘,然后找名额提干。

如果他爸真是高干,有了中专文聘,提干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然而,放荡不羁、我行我素、霸气十足、恶习难改的习性,让人感到他身上的邪气弥漫。

他中等偏高个头,骨骼虽大可人很精瘦,扁头尖脸,脸色煞白,眼睛什么时候都充着血丝,看上去有些恐怖。

由于有大队政委的关照,他在队内的待遇很高,吃饭与队领导同桌,睡觉同李区队长一室,实在是让学员们嫉妒。

更加奇怪的是肖青经过了一两个星期之后,便主动地充当起管理者的样子来,自封为副区队长。

对男学员动不动就横加责骂,如遇到对方反驳,还骂骂咧咧、盛气凌人地打人。

经常动不动就欺负男学员,看上去更像个黑社会,在学员们印象中极坏。

但有的学员就是不知好歹地围在他身边转,在它面前毕恭毕敬、阿谀奉承,在学员们面前却耀武扬威,吕程就是典型的列子。

可能在他的理念中就是顺势而为吧!

可于卫不行!骨子里看不起这样的人。

于卫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虽然自己经常犯错误,但从不招惹别人,而且最恨欺负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