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青的样子,于卫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心想:别欺负打我头上,老子可不怕你!
最终有一天,矛盾发生了。
星期三,晚上是自由活动,可以看电视的,俱乐部内聚集着男男女女二十来人,正在大家兴高采烈地看电视时,突然间,俱乐部的门“哐!”的一声被一脚踹开,肖青冲了进来,冲着大家嚷嚷到:“赶紧回去睡觉,还看什么看?”
他这种飞扬跋扈的样子,让大家很反感,但是大家都忍气吞声的敢怒不敢言,搬起凳子离开了。
于卫坐的凳子正好是俱乐部的大凳子,为了先让大家出去,自己将凳子放到指定位置,就准备最后离开。
见到大家有些磨蹭,肖青大骂了起来:“妈的的,你们这些痞子子,赶紧滚!再磨蹭小心点!”
于卫怒气冲头实在是忍不下去,回了一句:“嚣张什么?他妈的狗叫什么,是什么东西!”
这句话虽然声音不大,却被肖青听见,而且是明明白白,冲上来将于卫拉住。此时,俱乐部的人都已走完,只剩他两人。
两人面对面,肖青这是第一次在四队被别人顶撞,气不打一处来。他用食指指着于卫的鼻子,横眉瞪眼、狠恶地骂到:“你这个痞子子,我把你,哎!”准备抡起拳头到于卫的眼前,没有打下去,而是推了一把。
将于卫推后了几步,然后又冲上来指着于卫恶狠狠地说:“卖勾子的痞子!哎!我打死你呢!”
于卫气愤下一把打掉指向自己的手,毫不客气地对他说:“手再不指,听到没有?”
肖青被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冲上来再次用手指着于卫气急败坏地说到:“你这个痞子,敢打我的手?卖勾子的我真想一疙瘩子打死你!”
于卫又看他手指头又指向自己,回嘴到:“把指头拿掉,你打一个试试?球娃娃!”
肖青又一把推向于卫,于卫没等他推到,顺势向后退了几步,待他还没冲上来之时,抡起手里提的凳子向肖青头上砸去。
“喷!”的一声,大凳子狠狠地砸在了小青头上,这突如其来的一击,将肖青吓到了,为了躲避,他抱头蹲在了地下。
见肖青抱头蹲在地上,于卫本来想乘胜追击,再给他来一下的,心里一犯嘀咕:自己在队中的情况不是太好,再别惹事了!
转念迅速离开了俱乐部回到宿舍。
肖青那受过这样的屈辱,十几分钟后熄准备灯号响起,他又冲到了于卫班里面对着于卫说到:“走外面打走?这个屁娃娃!敢不敢?”
在肖青的语言刺激下,于卫心想:有什么不敢?于是跟着肖青身后出了宿舍,两人来到了队门口正对着的菜地里。
菜地离队门口几十米远,比较偏僻不容易发现,秋天菜地种的菜都已被采摘完毕,留下的都是枯黄的茎叶趴在地上。
两人选择了稍微平坦的一块地方,相隔两三米面对面地对持着。
论体格于卫要比肖青瘦小些,看上去肖青的架势,也是在社会上经常打架的主,此刻的他紧盯着于卫,也丝毫不敢懈怠。
“你不是约出来打吗?动手啊!”于卫盯着肖青挑衅地说。
“打就打!”肖青边说着,边使一个直拳打了过来。
于卫躲过了肖青冲着自己面门打过来伶俐的一拳“掏心拳”,没等肖青收回,于卫左手扣住了肖青的手腕,顺势拉了一下,灵巧地转过身,右手同时抓住了肖青打拳的胳膊,两手用力往前一拽,感到肖青贴到了自己的后背上,然后躬身向前,使出一招“背麻袋”,想把肖青撂倒在地上。
于卫想法不错、动作也很利索,可以说是一气呵成!但由于肖青体格健壮,于卫使了两次劲,都没有将肖青撂倒。
肖青缓过劲来,在身后搂住了于卫的腰,要将于卫绊倒,于卫极力想挣脱,怎么也挣脱不了,肖青已死死地抱住了他。
于卫心想:“这下完了,出来打自己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就在分神的刹那,于卫面朝地被撂倒,肖青骑在了身上,左右手抡拳就打,于卫双手抱住了头,任凭肖青打。
肖青得势不饶人,边打边骂:“你这个痞子子,还跟我打呢?打死你这个卖勾子的!”
雨点般的拳头落在了于卫抱着头的双手上,一阵之后于卫感到拳头的力量轻了下来,频率也稀疏了。
肖青骑在于卫身上,打累了,不停地喘气,于卫见机想翻过身来,肖青猜透了他的意图,使劲压着于卫,又一顿暴拳,于卫双手捂头,再一次经受了暴虐。
“你他妈服不服?”肖青嚣张地说,于卫没有回答,心里一直盘算着怎样脱离肖青的欺压,百般努力无果后,心想:就认个怂吧!反正肖青在队里没人敢惹,自己再怎么说也同他打了一架,在同学们跟前不丢人。
这时,大队广播站的音乐响起,还有十分钟就熄灯了,肖青也不想恋战,再一次地吼到:“说,服不服?”
“服,服了!”于卫认怂了,这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认怂,从身体因素讲,的确打不过肖青。
但这一次打架,也使得肖青的嚣张气焰有所收敛,知道了队里的男学员对他不满的很多,害怕激起公愤。
这次打架,于卫并没有感到气馁,而是感到自豪,因为肖青自从来到学员队,就嚣张跋扈,没有人敢惹他,他见谁骂谁,就好像是黑社会老大一样。
同学们在肖青面前都忍气吞声、低声下气的不敢啃声,只有于卫敢做出这样的举动,敢当面挑战。
第二天,夏江第一个知道于卫与肖青打架的事情,于是窜到一班,问了打架的情况,当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对于卫的举动,喜不自禁地大加赞赏,言语之间感谢的意图不言而喻,只是对没打赢肖青,感到有些遗憾。
夏江聪明,感到肖青来队之后的压力。当然,肖青也感到了压力,对于自封的副区队长,在男学员中没人认可,后来极想笼络些人,维护自己的威望。
想笼络于卫,可于卫刚直不阿的性格,根本不尿他,他把目光投向了别人。
自然而然,夏江、辛远两人进入了他的视线,一个是他俩都是边城的,另一个是在队里上下之间混得不错。
还有就是吕程和郭浪,像个跟屁虫一样跟着肖青,像是屈辱地活着,在肖青面前低三下四、阿谀奉承、趋炎附势没有一点骨气,很让于卫看不起,也让同学们看不起。
在肖青、吕程、郭浪三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肖青使唤吕程;吕程使唤郭浪,这样格局,郭浪成了最底层的受害者,可他还浑然不觉、甘愿受辱。
于卫在这期间,利用闲暇时间广泛学习,看了很多军事杂志和相关参考书,写了两篇文章《军事卫星通信展望》《从横制电话交换机的发展》,两篇文章在当时边城军区《军事学术》发表。
《军事卫星通信展望》一文,主要写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第四次中东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
战争的头一至两日埃叙联盟占了上风,但此后战况逆转。至第二周,叙军退出戈兰高地。在西奈,以军在美事卫星的帮助下,提供了埃及、叙利亚两军之间的空隙,以色列军队果断出击,在埃及、叙利亚两军之间攻击,越过苏伊士运河。直到联合国停火令生效为止,已经歼灭了一队埃及军队。
可见卫星通信在这次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章论述了卫星通信在未来战争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一定要下大力发展卫星通信等等。
《纵横制电话交换机》一文,则写了些交换机的特点,描述了纵横制电话交换机是西方国家四五十年代产品,而我们却当成新产品在用,这种设备很快会被淘汰,程控交换机必定替代它等等。
由于发表了文章,给通信训练大队带来了荣誉,当初因为不假外出而被处理的“降成绩两等”功过相抵被取消,当然洪斌也跟着一起沾了光。
没有了行政处理的枷锁,于卫感到轻松了很多。
虽然,这批学员主学业务就是《纵横制电话交换机》专业,但这种专业似乎已经落伍,大队因为边城军区调整面临解散,四队学员这批学员,成了最后毕业的干部学员。
教学计划不能改变,大队从西安通信学院临时调来两位女教员,负责《从横制电话交换机》理论教学,课程是按六个月的教学计划安排。
在这期间,于卫看了些课外书,主要是国外名著小说一类,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漂亮朋友》,法国作家、编剧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英国作家约翰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等书籍。
通过阅读了解了,欧洲国家的社会、人文和对爱情的认识。
由于只剩这一个学员队,大队大多的公差勤务都有四队学员担任,不过面临解散四队的管理也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了,只要不做出格的事,一般不会严肃处理的,顶多比评几句。
学员们很会利用这样的机会,边城的学员,以前的中学同学,有的已经上班,有的在上大学,一到星期天休息的时候,就跑到通信教导大队来看学员们。
这时候往往那个班来探望的,那个班里就欢聚一堂、欢天喜地、热闹非凡,从服务社买些罐头、零食之类的东西,再买上几瓶“边城大曲”,在班里开怀畅饮、其乐无穷,尤其有女同学来探望,那更是欢欣鼓舞、热火朝天了。
能闹到下午六点收假,来探望的乐而忘返,相送的依依不舍,这才罢休。
队领导此时不横加干涉,任凭大家欢喜。
每当张教导员值班,见到男兵班招待来访的同学、朋友,只是说声:“不要喝多了!下午六点前打扫干净,收队!”学员们满口答应,并邀请张教导员一起聚会,教导员就会笑着说:“你们玩吧!高兴就行!”然后笑着就离开了。
挨到马队长值班,学员们还是有顾忌的,但马队长根本就不来,这下学员们便放开聚会了。
其实马队长作为一队之长,洞察一切队内情况,大队此时面临解散,他自己也有些心不在焉,如果还像以前严加管理,必定引起学员们的反感,这时小聚在他眼里还是可以的,只要不出格就行。
第三个学期过得很快,临近过春节,放假二十天。二十天后,学员们如期赶到学校,开始了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
没过几天队内几乎传遍,四月中旬就要毕业分配,比计划提前了三个月,全区打乱分配,学员们又是欣喜又是彷徨。
欣喜的是终于可以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了;彷徨的是不知道自己会被分到哪里?当然最期望的就是留在边城。
于卫利用星期天休息的时间,回家第一时间告诉了父亲于忠诚,希望父亲此时能够指点一下。
于忠诚毫不客气地说:“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军官了,知道服从命令吧?我看无论分到那里都是锻炼,别想我给你走后门!”
于忠诚的话让于卫死了心,回到队里干脆什么都不想,也不愿意想,爱咋咋地吧!分到哪里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