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柔的说法顺天镖局自此已有二十多年。
然而其发迹可能更早一些。
他们是自外地而来的,从来到这儿起就成了此地的一方势力,因为佘家拒绝和他们做生意从而导致两家交恶,从关柔的公公先代佘家家主的话来看,顺天镖局的生意并不干净,这也是佘家拒绝和他们合作的原因。这也导致佘家覆亡后顺天镖局针对佘家采取了一系列报复性的行为,包括拘禁关柔,佘惠,佘青青等人,劫掠佘家,种种行径都算不上大家之举,看他们家奴的行事作风更不像什么正直人家。
然而外人皆传,说顺天镖局在朝廷的后台是魏国公之子,魏二公子,魏瑄。然而以其发家之时开始算起,魏瑄年少,如何能当的了这个镖局的后台?这个消息究竟是从何传出?又为何认定了后台是魏瑄呢?
甚至如果赈灾银失窃案当真和顺天镖局有关,而顺天镖局又的确和魏瑄这个败家子有关,那么魏瑄又在这个案子里承担了什么身份?
虽说虞紫陌早已认定此案和魏瑄无关,可毕竟只是一种猜度,万一她猜错了呢?
不过这一切等他们到了或许就知道了吧。
因为这个顺天镖局呢,在镇东。
所以他们一出门就按照记忆里或者说是感觉上的东边去了,起初的时候他们还觉得能看清周围的景致,分辨的清方向。但结果却是他们一路急行却来到了城门口,如果不是几丈高的城门拦住了他们,他们现在或许已经出城了。
那可太长出息了。
说出去都够张酒龄笑一壶的了。
不过这似乎也证明了这雾确实有些古怪。聚而不散,细看之下甚至能看到空气中飘荡着的丝丝缕缕的灰白色的线,置身其中仿佛被一团蜘蛛丝包围,整个人化身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茧。
虞紫陌随手打出一掌,那掌力也不甚重,但是打散雾气却是足够了,然而那雾连分开都没分开,掌力如同被雾气吸收了一样,虞紫陌自幼长在深山,长大后又长居汴京,无论在哪里,都没见过寻常的雾能是这样,除了……
洛临溪无奈的笑了,“这雾不大对啊。”
虞紫陌跟着点点头,然后就一脸心痛的翻开自己背着的小包从里面拿出了一根白色的半截蜡烛,“看样子,只能把我的蜡烛祭出来了。”
洛临溪好奇的看着,半截蜡烛,能有什么用处?
只见虞紫陌将那半截白蜡烛在城墙上轻轻一擦,蜡烛便迅速燃烧起来,它燃烧的速度非常快,但只有一点微妙的灯光,这灯光不大,也不晃眼,甚至没有什么温度,却奇迹般的照亮了周围将近半里的范围。
蜡烛烧得越多,照亮的范围也就越广。
整个落北镇以他们二人为中心,渐渐显现出几分熟悉的荒凉来。
洛临溪大开眼界啧啧称奇,这蜡烛他依稀在虞紫陌的书房中见到过,就在她的桌案上摆着,平日里点灯看书用的好像也是这个,可他从来不晓得,这蜡烛居然还有这么厉害的作用。
“小虞姐,这蜡烛怎么会……”
虞紫陌的神情还是那么一脸心疼,“这个蜡烛是我用万人崖下八八六十四种动物的膏脂和一个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的黑色寒潭的黑水炼制而成的,因为那个万人崖下经常会起雾,就是那种又黑又绿又红的怪雾,毒气很厉害的,我就想,所谓相生相克嘛,万人崖下的那些动物能活下去就说明崖下有能够解决那些雾的东西,后来我就发现那些动物常饮一个黑色寒潭的潭水。于是就做出了这个蜡烛。我给他取了个应景的名字,叫枯骨烛,但是二哥说这名字听着太邪,感觉我跟练了什么邪术加入了什么邪教似的,就改做:明光烛。”
其实是因为温家获罪就是因为和邪教有关,他们怕虞紫陌行事太过诡谲惹人怀疑,才如此做的。
但,明明是再残忍不过的东西,却非要冠以那么好听的名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虞紫陌不太认同。
她将蜡烛举起拿给洛临溪看,烛身仿佛白玉般温润璀璨,然而,“你看这蜡烛好像很好看吧,跟玉似的,可就这一支小小的蜡烛,就用了六十四只动物的命,有时候想想感觉这燃烧的根本不是什么蜡烛,分明是命啊,活生生的命啊。”
莫名被虞紫陌吓到的洛临溪:“……”
“我那个时候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够逃出去,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逃出去,只是本性驱使让我想要活着,就……总之,那时候万人崖下死了很多动物,我做了很多蜡烛。”
洛临溪一时无言以对只能和她默默的看着将要烧尽的蜡烛。
眼见着明光烛快要烧到了头,虞紫陌直接用手掌熄灭了它,然则明光烛虽灭,可周边的雾气却再未聚集起来,虞紫陌随手擦了擦自己被烧的焦黑的手心就将明光烛放回了小包里,“我们快走吧,它只能维持不到半柱香的时间。”
话音落,两人已经向着顺天镖局的方向而去了。
这次自然不曾走错。
不消半盏茶的时间,他们就来到了大门紧闭的镖局门口。而雾气也开始渐渐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