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阳子,伯伯医馆的草药用完了,伯伯去城里添点。”徐伯是村子里有名的大夫,虽然其貌不扬,秃头白发长须,但一身医术不同凡响,据说,徐伯年轻的时候,曾经去青城山求过道,拜过高人为师,回来后就在村子里开了个医馆。
“伯伯去购置药材啊,阳子知道了。”王阳一脸我懂了的表情,“伯伯,大竹县外是怎样的,青城山上真的有道士吗?”
“有的哦,小阳子,伯伯给你讲讲伯伯青城山学艺的故事吧!”徐伯伯笑着说道。
嘎吱嘎吱嘎吱
牛车走得不快不慢,徐伯伯的驾驶技术很是稳当,即使是崎岖的山路上,摇晃得也不剧烈。
临近晌午的时候,王阳终于看到了大竹县城的轮廓,与记忆中一样,那是一座灰色青石搭就的城池,城上还立着几座塔楼,塔楼呈黄色,砂石砌成,想来是为了防范治下未知的土匪、倭匪、流寇之类所建。
“徐伯伯,我们傍晚在城门汇合吧,我要去给王姐姐送信了。”进入县城,王阳噗通一身跳下牛车,头也不回地溜了。
“小阳子,跑慢点,别摔着。”徐伯伯笑着提醒道。
“知道了,徐伯伯。”拌着活泼的十五岁少年,王阳的身影一下就消失在街头。
川西是抗战的大后方,算是较为安定的地带,但如今是抗战的最后关头,国民府又以双庆为战时首都,倒是没怎么经历战争践踏,所以在这个山河动荡的年代,倒是少见的显露几分稳定繁华景象。
分别了徐伯,王阳就一边打听有没有大户人家丢失小姐,一边朝着城东的铁匠铺走去。
铛、铛、铛
拌着清澈的敲击声,火热的气息,从打铁铺传来,过往的人群都自觉地避开铁铺前一丈距离。
铁铺很大,足足占了三间铺面大小,中间的铺子门上,还有些传统地贴着一副对联,对联上书:“风动一炉火,锤生万点金。”
顶着灼热的打铁声,王阳背着包裹就走进了铺子。
进了里面,放眼望去,很是宽敞,一个巨大的火炉正摆在中间,火炉中火势正旺,有三个人在工作,一个人拉大风箱,一个人掌握炉子火候,一个人抡大锤,铛铛铛地打得脆响。
铺子的一面墙上,挂满了铁器:菜刀、撬杠、刮刀、铁钩、铁环、镰刀、锄头、三齿挖锄、镢头、斧子等等,琳琅满目,煞是亮眼。
“客人,你要点什么吗?”一个伙计迎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