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英国bbc的那位满头白发老主持人都用字正腔圆地英文对着镜头惊叹道:“或许我们都不懂得汉字,但是今天,我想我们每个人都领略了中国伟大诗人的诗歌,他们心里浪漫与情怀让他们文字凝结成绝对不属于莎士比亚般伟大的作品今天李小乐导演用一种神奇而拍案叫绝的方式,给全世界的人们都上了一堂中国诗歌的鉴赏课程”
这次观看开幕式的人中,不乏了号称世界文化中心的欧洲各国出身的艺术大家,包括绘画,影视,建筑,摄影方面的专家,可无论古驰的弗里达·贾娜妮,爱马仕的让·保罗·高提耶这些时尚设计师,还是贝聿铭,安藤忠雄,扎哈·哈迪德这些世界级的建筑师,他们都被眼前李小乐构建的诗意景象而为之惊叹。
贝聿铭甚至激动地在座位上静静握着座位把手,微微发颤着,嘴巴里不断嘀咕感叹着:“太美了,太美了……原来这就是古人眼中的春天……我们平时的眼睛难道都瞎了吗……”
他们突然发现关于美的一个崭新的领域,这些中国古诗人的眼睛充满了超越他们这个时代艺术家的审美水准,他们似乎能把握那些季节实物背后给带带来感动,让人沉醉的意境,远远胜过他们这些所谓的艺术大师……与他们比起来,他们这些现代大师们真是相形见绌啊……
哇……哇……哇……电视机前的人们都在不断的惊叹着,让真正觉得最为震惊的还是前排那些中国的学者与领导们,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内行人,他们几乎所有人都曾经在儿时,被这些诗词的意境有所感悟,佩服前人的才华胸襟,但是他们却只是停留在幻想景物的小情小调中,可这个表演背后的导演,却用洞彻无比的目光,把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剥离开,直接把诗中的意境描述出来,甚至做出了二次的创作,给这些诗句赋予了之前原本没有的新意与画面感……
在此之前,哪些对中国文化有点认识的人不知道中国的诗词天下无双,但是中国对于国外的文化名片,从来却都武术,京剧这些其他的表现形式,就是因为诗词最大的弊病,是有着语言上的天然隔阂,一经过翻译,就失去了绝大部分的美感与意境……这也似乎诗词一直在中国文化中最不受到重视的原因。
从来没有什么大型诗词表演能对世界其他国家,甚至是中国自己普罗大众展示这个至高文化的舞台,最多就是请一些书法家写一些书法,让所有人看不懂的人拍手鼓掌,不懂装懂……
在这种情况下,诗词也被所有人认为是最无法被流传的文化……现在甚至就连中国人自己很多都无法读懂文言文,快领悟不到那些远古的悠久的意境了;
而李小乐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他竟然用影像画面与音乐,完全把蕴于文字上只可意会的意境用最让人容易感受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简直就是绝顶的高明!
几位北大的中文系的教授都在边看边频频点头着,心情激动万分,因为李小乐那些构图与画面节奏,完全把每句诗词中的美都展现出来了,这些画面曾经在他们心目中升起无数次,却只能在幻想,而现在却就呈现在自己的眼前,那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几个老教授都激动抹着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