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还远远没有完,随着人们沉浸在春天的幽淡恬静中,童子的笔却又笔锋一转,又变成了“明月几时有,把问青天。”
观众们还没有出那“沐春风而思飞扬”的美丽世界中出来,又被李小乐带入了“凌秋云而思浩荡”的秋夜明月之中,现场顿时星空点点,一轮皓洁明月高照,秋风萧瑟中,从唐时豪迈而热烈奔放渐渐为梳剔精致的宋时汴梁古都景致,那吹气如兰精致清新气韵,又是中国另一副面貌。
明月是如此的清澈,却富有变化,那盈缺转换,被中国先贤领悟为“一阴一阳之为道”,挥洒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洒脱。
唐时文化犹如东升的旭日,中华看见的是一轮春风耀日热烈而圆满,它永远给予你光和热给予能量,促使人们发奋进去,人们从太阳那里学到一种进取心。
但是在皓月之下,我们总是在休息,在独处,就在这一片宁静之中吗,我们发现明月高悬在空中,开始学会品味着时光的承转流遍,命运的悲欢离合,我们学会了平常心
中华民族向太阳学会了进取,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奋发,可以超越,又向明月学会的沉静,可以以一种淡泊的心情看待时间的是非坎坷,达到自己生命的一种真正的逍遥。
童子笔尖写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人们就看到舞台中心那明明穿着宋装的演员中的那名白袍公子,不是没有他自己的忧思和孤单,但在孤独的那一瞬,他可以天真地举杯,向明月发出邀约,而为了回应他这份天真的邀约,明月愈发明亮,清辉流光,泼洒在地,勾勒出他翩跹的影子,人、月、光影,交相辉映。他早已不是独自一人了一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