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般关心,不如下午随我一同去看看?”王悠忍不住提议道。
“我去?我去能帮上什么忙?”王愈有些心动,但是神情却有点沮丧,说道,“我手无缚鸡之力,搬不动米粮。也不像你一样可以给灾民把脉看病。唉,真正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面对妻子的自嘲,以二十四孝夫君为目标的王悠当然是立即进行了反驳,安慰道:“谁说你没用了?你能帮忙的地方多着呢。至少你可以帮我写方子啊,写字又快又好的人可不多见。”
王悠眼睛一转,立刻很轻松地就帮王愈想到了一个用处。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无论是在考场还是在生活中,学霸都是很吃香的。即便在应急赈灾这种特殊时刻,学霸的用处也是很大的。
灾民的安置问题,户口登记问题,钱财粮食的分配问题……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可是离不开读书人的。
“真的可以吗?”王愈还是不大自信。
“你还别不信,你呀,对自己太低估了。”王悠看着王愈这样妄自菲薄有些着急,于是就把自己的经历拿出来当例子,“你别看我是懂医术才被拉去帮忙的,刚开始他们可不要我呢,还嫌弃我是应试的秀才,要给他们添乱。”
说起王悠被官府的赈灾人员接纳的经历,还真让人觉得有点好笑又无奈。
王悠到城外看灾民的时候,到处都是哀鸿遍野的景象,他便主动去找了官府的赈灾人员,提出要帮忙。人家看王悠一副读书人的派头,就问他是不是应试的秀才。王悠一时没注意,脑子不会转弯,就老实回答“是”。结果人家立刻摇头拒绝,还婉言劝说王悠赶紧回去看书,不要耽误了乡试。
开玩笑,这次省城官府赈灾力度这么大这么快,不就是因为刚好赶上了秀才们考乡试嘛。官老爷压力大,三令五申的,让他们这些做下属的务必要尽快安置灾民,免得影响乡试这个三年一次的抡才大典。现在王悠这个几天后就要参加乡试的秀才,傻不愣登地想帮忙,他们是脑子抽了才会一脸高兴爽快地答应下来。
王悠在那里磨,在那里蹭,就想得到个帮忙赈灾的机会,说的口都干了。可是人家就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最后,王悠看赈灾人员各个都忙的脚打后脑勺的样子,也就不再缠着他们了。自己再“无理取闹”下去,耽误了他们办事可不好。
就在王悠放弃了纠缠,准备回客栈看书的时候,刚好碰到一个带着孩子的父亲晕倒在他眼前。王悠看他们的行进方向,马上判断出他们这是要去求医的。看周围的赈灾人员一时抽不出人手,王悠便主动帮忙把这位父亲背到了官府设置的专门给灾民看病的地方。那个围着父亲又哭又喊的孩子,手抓着父亲的裤腿,亦步亦趋地跟着王悠和父亲走。
等到了目的地,王悠才发现排队的人很多。排队的各个都是面黄肌瘦,脸色不正常的灾民。王悠想要插队,可愣是插不进去。王悠虽然心里着急但是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排队了。
好在看病的队伍行进的快,半个时辰不到就轮到王悠他们看病了。在排队期间,王悠把背上的男子放下,仔细查看之后,自己做了一番诊断,该抓什么药已经心里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