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再遇和珅

金夫 非10 4689 字 8个月前

七公主,和静。

二人素未谋面,更别谈有任何交集了,怎会忽然想要召见她?

冯霁雯一时有些踌躇。

说句实在话,她是个怕麻烦的人,对于未知的事物,并没有太多想要探索的欲望,尤其是在皇宫这种稍有不慎便要惹祸上身的地方,更是能避则避。

方才嘉贵妃留她说话,是因她身在景仁宫中,着实拒绝不得。

眼下和静公主之邀,却不一样。

权衡过后,她谨慎地问道:“不知和静公主寻我何事?”

毓庆宫里过来的这位宫女显是没料到冯霁雯会有此一问,来之前和静也不曾交待过她,便只能答道:“这个公主不曾提及,冯小姐去了毓庆宫,当便知道是为何事了。”

冯霁雯听罢想了想,到底是婉拒道:“说来实在不巧,方才宴至一半,祖父便让人来传了话,交待我宴散之后尽早回府,家中尚有要事不可耽搁……倘若七公主无甚急事的话,还劳烦回禀一声,望公主不要怪罪臣女不敬之处。”

素不相识的人,想来寻她也不会有什么要事。

太妃多番交待过她,身处宫中最应当做的便是守着规矩一步步走,安分守己别出风头,若非必要的情况之下,更不要同宫中之人有任何牵扯。

宫女不知她谨慎至此,哪里能料到她会拒绝,然因其拿家中有要事做挡,亦不好强加阻拦,为难了一番后,唯有施礼退下,回去复命了。

“不愿前来?”

毓庆宫中,和静听罢宫女的回禀,颇觉意外。

任谁也听得出家中有事这等话不过只是借口。

宫女应了声“正是”。

和静眼底划过一丝疑惑。

传闻中,这位冯小姐最是爱哗众取宠,邀人耳目的。这样的人,竟会如此地不识抬举。白白放过这样一个与她相交的机会?

真是奇了怪了。

和静倚坐在美人榻上,拿手按了按眉梢的位置。

和恪得知了救命恩人的身份,一晚上都在跟她嚷嚷着要报答这位冯霁雯,可公主落水之事宣扬不得。她纵有意报答这冯小姐,却也不能是在明面儿上。

暗下想要见一见她,同她说清楚,对方却不知为何压根儿不愿意过来。

她与和恪不同,她对冯霁雯并未存有过多感激。有的只是不愿亏欠他人的习惯。

尤其是这种同她们相比而身份低微,且名声极差之人,她自然是更加不愿与之有任何牵扯。

只是眼下对方全然不肯配合的情况,却是有些难办了。

和静蹙了蹙眉,一阵不耐涌上心头。

“七公主……”

一名宫女脚步匆匆地行入了灯火明亮的次间,低眉行礼。

“东西可送到了?”榻上的和静转过头来问道。

下一刻,不及宫女作答,目光落在宫女手中原封不动提了回来的食盒之上,和静的脸色即刻便是一寒,冷声问道:“怎么回事?”

宫女“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口气有些颤抖地问道:“回公主的话……阿哥所里管事太监不让奴婢进去。说是……说是嘉贵妃娘娘交代过,这段时日十五阿哥功课不济,要让他专心念书,不可让外人打搅……”

“一派胡言!”

和静豁然直起身来,右手扫过肘边矮几上的两只茶碗,茶水澎洒了一地。

宫女将头埋在地上,瑟瑟发抖着。

“十五弟这些时日足不出阿哥所,上次见他还是中秋宴上!……这与囚禁有何区别!”和静眼睛通红地攥着榻上的绣缎靠枕,咬牙切齿地道:“长此以往,谁还记得这宫中有一位十五阿哥!”

“公主慎言!”

一侧的祁嬷嬷脸色顿变。弯下身来轻轻扶住和静的肩膀,低声道:“毓庆宫里如今什么情形公主不知道吗?您这番话若是让人听了去,传去景仁宫……只怕还有的是麻烦!”

“可永琰今年不过七岁,尚且只是个孩子而已!能与她有什么威胁……她却还是不肯放过他!”和静激动地颤抖起来。

“公主!”祁嬷嬷攥着她的肩。正色道:“十五阿哥到底是皇子,有万岁爷在,谁也不能真的将他如何的……反倒是公主您,若是因此惹怒了嘉贵妃,怕是日后连亲事也……”

现如今嘉贵妃执掌后宫凤印,太后一心在寿康宫里清养着。一概事务都由嘉贵妃来做主,她们根本没有任何抗衡之力。

反抗早已不做妄想,如今所求不过自保罢了。

“皇阿玛?呵呵……”和静怒极反笑,眼底一片怨愤之色,“额娘当初走的不明不白,他都不曾过问过……如今他只对那毒妇百般宠信,哪里还会管我们姐弟的死活?”

“奴婢知道公主心中有怨,可这几年来,公主难道还未看得清楚吗……”

是啊,还没看清楚吗。

和静自嘲地笑了一声,僵直的身体逐渐地瘫软下来,直至歪倚在榻中。

窗外夜色漆黑沉重。

和静的手指松开了又攥紧。

这样噩梦般令人窒息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她真的不知道。

……

冯霁雯由太监引着出了内宫之后,再度经过了咸安宫官学。

早上来时,马车就近停在了西直门外,当时未想那么多,此时从宫中出来却因此多绕了好大一圈儿。

头顶的夜空乌云密布,瞬息万变。

干冷的寒风吹在人的脸上,好似带着刺儿刀子一样刮的皮肉发疼。

进了腊月的北京城,近来如此。

冯霁雯拢紧了身上披着的镶兔毛边儿的制衿,冷的直想打哆嗦。

进宫这么一趟,提心吊胆不说,因在宫中不可乘轿的缘故,光是顶着寒风在这偌大的皇宫里进进出出的,便足够令人受罪的了。

“姑娘再忍忍,前面便要出西直门儿了。等坐进马车里,把火炉子点上烤一烤,就不觉得冷了。”小仙搀扶着自家姑娘一只手臂。心疼地说道:“等回了府,一定要拿草药给姑娘泡泡脚,好好地解一解乏。”

踩了这一整天的旗鞋,哪怕什么都不干。那也能把人的腿给悠直了。

冯霁雯呼出一口白气来,“嗯”了一声,仰脸望了一眼头顶压得低极的夜幕,随口道:“临到夜里天色倒阴下来了,夜里指不定是要下雨吧。”

话音初落。却忽觉面上忽然传来点点凉意。

她抬手摸了摸额头,指下确有着湿凉的触感。

“当真下雨了。”

好在不算大。

眼见再走十来步就要出西直门儿了,倒不大能淋的着。

“这不是雨。”小醒仰面感受片刻,道:“是下雪了。”

今年的雪来的算是晚了,入冬后这还是第一场。

“真是雪呢。”小仙笑着道。

雪?

冯霁雯下意识地顿住了脚步,连忙抽出被小仙搀扶着的右手手臂来,仰面伸出手去,借着前方西直门前的灯火照耀之下,凝神打量着刚落到手心里便化成了水粒儿的雪花,不由露出惊喜的表情来。

原来这就是雪啊。

这还是她第一次亲眼见到雪。

冯霁雯不由自主地伸出双手。一时竟也不觉得冷了,兴高采烈的站在原地接着翩翩飘落的雪花儿,爱不释手的打量着。

“落到手里就化了,都瞧不清是什么模样……”她笑着说道。

小仙忍不住笑了道:“这才刚下,细碎的很呢,就是不化也瞧不清是什么样子。要想仔细地瞧,还得等下鹅毛大雪的时候,那时候伸出袖子去接,都能看的清清楚楚的,那才是真正的雪花儿呢——这只能说是雪渣子。”

冯霁雯一脸受教地点着头。一面期待着小仙口中的鹅毛大雪。

小醒得见她的表情,不禁也弯了弯嘴角,声音却还是那般的一丝不苟:“姑娘从江南回来已有数年了,还没看够京城的雪吗?”

冯霁雯转头看她一眼。笑道:“真想年年都看到。”

前世就想去北方看一看雪景,可忙完学业刚踏入社会没几年,便患了绝症,是以至死也没能够实现这个心愿。

她觉得她现在的心情挺像是土包子进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