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陈书记也登门

“杨楚生,你们的大队书记说,红光大队的生猪饲养任务全部完成,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的?”陈书记很有兴趣地问。

杨楚生看着水鸡叔,这只老水鸡那敢说出真相,就将话往他身上说了。

“如果能让社员没有了后顾之忧,那个社员不想发展。我们大队采用的形式,现在社员养的猪,大队猪场建好了以后,由大队统一饲养,社员的猪,就充当为股金。”杨楚生还是得忽悠了,不然,政策一变,不是县委书记能挡得了的。

“嗯,这个办法好,又是你这小鬼的主意?”陈书记问的是杨楚生,眼睛却在看水鸡。

“不是他想的,谁能想。”水鸡也说了。

陈书记老是点头:“你提的建议不错,县里准备调整发展脚步,你说说你的意见,包括你们大队干部,有什么好意见,都说。”

“能给社员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那肯定好,不要说农民,全国都一样,都是积蓄着一股想发展的力量。给人家自由发展,还得担心过激,何况我们还定下死任务。”杨楚生说了看一下许书记,没办法,得罪他就得罪呗。

干部们都安静地听,感觉这个小知青的知识是从那里找来的,还搞到什么全国。

“但也不得不改呀?”郭副书记也插话。

杨楚生又说:“但是因为之前的做法,现在政策又改变了,这让已经做了的社员会有什么想法?”

“能改变当然好,但是已经饲养了的呢?如果那些向人家借钱的,能不能动员全县的养猪场,有困难的给人家买?还有,不愿意卖的,能不能适当给点补贴?”杨楚生只能这样说了,特别是那些向人家借钱买猪崽的,政策一变,这些人会欲哭无泪的。

陈书记是在点头,看着郭副书记,这位老干部会不会也有想法?

“我觉得吧,我们的发展,还是以改造良田为主,我们的地够,不用移山填海了。红山公社有多少沙质田,如果能改好了,相当于移了多少座山。”杨楚生又继续说,其实也巴不得叫停什么副业。

“这是生产,跟副业搭不上边。”许书记也说话。

杨楚生就是极力在政策改变的时候,农民们损失能少一点。又说:“改造沙质田,兴修水利,就是最好的发展。”

这话就好像跟许书记扛上了,陈书记看着身边他的秘书,看看他有没有记下呗。

这些官员们一走,水鸡叔大大舒了一口气,笑着说:“杨楚生,你胆子可不小,就跟在给他们上课一样。

走出村口的陈书记,回头对郭副书记说:“改造沙质田的建议很好嘛,这对提高全县的粮食产量,有很大的帮助。”

“这事他们生产队已经在做了,我看啊,这小鬼话还没完全说。”郭副书记比别人都知道这个小知青。